一些對人類有極大影響的“思想”和“理論”是在一個如何的環境之下產生的呢?
古希臘哲學家 德謨克利特 是如此的理解:
“思想,是在靈魂在體質很平衡的時候產生的;如果,覺得很冷或很熱,思想就亂了!”
伊德
以今天的思維去理解“很冷或很熱”的相對就是“不冷或不熱”;那麼,在一個“不冷或不熱”的環境是如何的去界定呢?
又是“人”的“習慣”和“感覺”在影響著世界!
伊德 和 伊德媽 開啓空調,習慣了將室溫維持在25度,這樣就達致“不冷又不熱”的境界!
但是,阿蒙 卻認為如此的25度太“冷”了!
結果,三個人的思想在25度的環境之下,開始“亂”了
“亂”了的思想,能夠有多少“建設性”呢?
“不冷又不熱”的環境,只是“人”的外在感覺投射到知覺意識裡;又或者是,知覺意識投射到外在感覺當中;故此,同樣的25度,必定會出現不同的主觀反應。
有些人可以在這個25度的環境之下,“構想”出一個“驚天動地”的偉大計劃;但是,同樣一個25度環境,卻可以讓另一些人想出無法讓人理解的“餿主意”!
其實,“天才”與“平庸”的構思,可能並不在乎是在那一個環境之下“誕生”;而是取決於“那個人”在何種的立場之下去作“腦部運動”。
真正“偉大”的人,越是艱難的環境,越能夠因應艱難的歲月為“眾人”尋找出“生存之道”;把“糟糕頂透的環境”改變成為“不是太糟糕”,讓大多數人可以繼續活下去,有能力,有希望去等待好日子的來臨!
二、偉大的人在於視野、高度、還有悲天憫人的心!
三、好日子往往是處境與心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