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形單不隻影

不形單不隻影

2014年3月25日 星期二

29 彌留的瞬間


那天到病房接伊德媽回家的時候,相隔一張病床的老人家正在彌留階段,家人要求使用“呼吸機”來維持生命;故此,老人家的嘴巴就插入了 呼吸機喉管,用膠布牢牢的貼在固定的位置上;此情此境並不陌生!

人 在彌留,就是不知道何時了!

這是一種死別的煎熬,從遠古到現代,人們都沒要求自己去進化來適應這麼的一種情感上的磨難,總是帶著一身離愁別緒來面對悲情劇痛的遭遇!

或者,人們就是沒有能力把“情感”在生活環境裡進化,否則,人 就不能夠再稱呼自己為 “人”!

 

那夜,伊德 在病床邊將 伊德媽 整理妥當之後,才意識到 跟 伊德媽 相隔一張病床的 老人家 不行了!

她的家人 已經 可以無需要遵守病房探病人數限制規則,這代表病人不濟事了!

親屬在老婆婆 病床邊來來去去,目的就是想多看幾次“最後一面”!

“最後一面”的感覺是“痛”的!

就是這麼的一種“刺痛”,讓 人 明白到“最後一面”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那是代表 人 面對 死別一刻的來臨,往往才會察覺到有很多“應該說而未說的話”,有很多“應該做而未做的事”還來及跟躺在病床上的人明明白白的表達出來;眼前人就要“離開”!

曾經 站在病床邊看過親人最後一面的人,不論跟那病者的感情是如何的模樣,都會明白甚麼是“應該說而未說的話”和“應該做而未做的事”;是深愛還是痛恨著那個躺在病床上的人,都總會在那一刻有著千思百想,種種回憶湧上心頭;在愛與痛相互交纏的瞬間,可能還會是老樣子的“緊握著拳頭”不放開;快要來臨的死亡並不能夠解開心中鬱結。

但是,人 的情感亦可以在轉眼的瞬間徹底的改變;從前所經歷的傷害、虧欠、冷漠在彌留的一刻都成為過去了,一雙緊握著的拳頭鬆開了!

這就是真正的安息!

或者,人往往都只能夠在“死去”之後才能夠明白“萬事空”這個道理!但是,一個已經死去的人,又如何可以回來告訴還在生者這麼的一個道理呢?

“死去原知萬事空”;在生的人總是不明白的!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168 老人家 失落了的回憶


今天下午,大姐 來探望 伊德媽;帶來了很多“超越時空的東西”跟老人家分享!

 

回家還不足一天時間的 伊德媽,除了身上還在“出疹”這個老問題之外,身體還算是可以的;只是剩下來的三天抗生素療程所引起的副作用“肚瀉”開始了!

“老問題”就以“老方法”來處理!使用“秘密武器”COLOPLAST每次更換紙尿片的時候塗抺在重要部位上,效果已經說過是“神奇”的;沒有出現潰損情況!

 

至於 大姐 帶來的“超越時空的東西”是甚麼?

 

就是 伊德媽 快要二十年重病日子裡兒孫們的“失落片段”!

1995年的世代,數碼DV硬碟攝錄機還未“普及”,一般的手提攝錄機都是“盒帶”制式,每一個生活片段都需要複製到VHS錄影帶裡保存;故此,來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在盒帶式錄影機被淘汰了的日子裡,一般家庭的“盒帶回憶”都失去了傳遞影像的媒介,只能夠默然地在抽屜裡被人遺忘!

 

就是在1995年,伊德媽 失去了健康,再沒有能力去參與兒孫們人生裡的每一個重要日子;時空 在 伊德媽 身上 彷彿就是於1995年被停止了!假如,伊德媽 在當下還擁有記憶,那麼就應該對於19955月以後發生的種種事情茫然不知。可能在她的意識裡,還是認為 戴安娜 仍然在生;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彭定康 這個香港總督依然被 魯平 說是千古罪人!

 

 在數星期前 伊德 向 長兄 借來了一部VHS盒帶制式錄影機來為 阿蒙 複製昔日的生活片段到“數碼硬盤錄影機”裡;大姐知道這個快要在伊德家進行的“世紀偉大工程”,就把握了時機搶先把抽屜裡十多盒VHS 錄影帶拿到 伊德家,去“帶過硬碟的方式”複製十多年以來的生活片段。

這是一個很好的“雙贏局面”!

大姐 能夠重新得到實物的回憶;伊德媽 就可以有機會聽到這二十年來兒孫們的生活片段。

伊德 在長達二千分鐘的 複製過程當中,都是以目視畫面的方式把電視的音量盡量調高,讓 伊德媽 可以聽到電視機的聲音;當中,包含了 在老人家還擁有健康的時候,參與 孫女們的生日會片段;這些絕對是“珍貴的回憶”;不知道 伊德媽 是否真的還保留住這段回憶?還是偶然一剎的意識盪漾,在整段生日會片段裡她的一雙眼睛都是睜得大大的!

伊德 選擇去相信 伊德媽 的回憶還在!

 

當電視畫面出現了移居加拿大的兄長一家人回港探望 伊德媽之後,在新機場辦理登機手續返回加拿大的片段,伊德 靜俏俏地走到老人家的床邊偷看 伊德媽 的表情;同樣的一雙眼睛睜得大大的模樣;這代表了甚麼呢?

伊德 選擇去相信 伊德媽 是知道兄長曾經多次遠隔重洋的回來探望她!

 

這一刻,躺臥在床上的 伊德媽,正在慢慢地透過 大姐帶來的VHS錄影帶 回顧兒孫們 二十多年來的生活片段!

就是 伊德 也盡量不去打擾 老人家 了!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167 伊德媽回家了


伊德媽 昨天下午出院回家了!

 

前天早上,病房按照慣例,通知 伊德 醫生認為 伊德媽情況穩定了,將會安排轉到 黃大仙療養院;這個安排在所有醫院的內科病房都曾經出現過;在伊利沙伯內科病房的時候,就安排 伊德媽 轉到 九龍醫院,而在廣華醫院內科病房就會安排轉到 黃大仙療養院;但是,廣華的腦外科就不會作出這樣的安排,因為,腦科醫生都會知道 伊德媽 的兒女是不會讓老人家轉到其他非急症醫院療養的。

在 伊德媽 的兒女心目中,若然病房醫生認為 伊德媽 情況穩定,可以離開醫院的時候,就回家;不會讓 老人家 在“流水作業”的療養院裡由其他人去照顧;這對於一個屬於植物人類別的病人而言,在不懂得表達身體感覺的情況下,交由其他人來照顧,這放心不下!

縱然,伊德 再一次拒絕讓 老人家 轉到 黃大仙療養院的決定對 在電話裡等候回應 的 護士長 有點兒突然:「對不起我媽媽從來都沒有入住療養院,每一次離開病房都是回家的!」

「但是病人現在還需要打針!所以醫生才會有這樣的安排!」護士長說:

「若然是有這樣的需要,請告訴醫生把藥物轉為口服用藥這樣不就是可以了嗎?」伊德 平靜的說:

 

結果,伊德媽 帶同三天的AUGMENTIN tablet 375 每天三次的療程回家。

當然,伊德媽 亦同樣的因為AUGMENTIN 的副作用而身體出現紅疹!

沒話可說了!只好再一次從藥箱裡拿出各種病房處方的各種皮膚軟膏為 伊德媽 塗抺在身體不同地方,直到抗生素療程完成之後,紅疹就是消退!

明天會為伊德媽 身上的紅疹拍照,在四月初腦科和內科同一天覆診日向醫生報告這個“用藥副作用”!

 

 

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166 伊德媽在內科病房


前晚,接到 隔離病房通知 伊德媽 將會安排離開隔離病轉到內科普通病房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時,探病時間已經結束,所以並未能夠看到老人家的樣子是如何的模樣?

隔離病房的設置,目的並不是要“治愈病人”,而是要確認病人並沒有“傳染性”;就算是情況不穩定的病人,是情況危殆的也好,只要確認了沒有“傳染性”也會被安排 調遷到其他病房;故此,接到通知 伊德媽 將會轉到普通內科病房,伊德 還是放心不下;因為,快要兩天沒有看到 老人家 的臉孔了!

 

昨天中午,再接到醫院 藥劑師 的電話;詳細詢問了 伊德媽 在家裡的 用藥情況;這是因為病房醫生把 伊德媽 出現藥物敏感的情況轉介給他們分析。伊德 把每天老人家的用藥習慣和藥物分量與次數逐一覆述一次給藥劑師知道,確認無誤!

一直等待到傍晚的探病時間,到醫院詢問處得悉 伊德媽的新床號,來到病房門外,心裡確實有點不踏實!因為,不知道 伊德媽 會是如何的模樣?

伊德媽 一雙眼睛睜得大大的平卧在病床上,配帶上貓鬚氧氣喉管,一度氧氣。

伊德 擺放好帶來的日用品之後,拉上布簾 為老人家清潔身體;其實,每一次在病房內,伊德 都是透過為老人家清潔身體來檢查伊德媽 的身體是否出現問題!

因為 藥物反應 引致的“紅疹”消退了!

奇蹟!

只是兩天的時間,身體大部份紅疹都消退了!

為 伊德媽 清潔 身體之後,拿出帶來的毛巾與膠枱布放在病床上的枕頭位置,固定好 老人家 的頭部,為她在病床上“洗頭”。

每一次在病房裡,伊德 都會刻意為 伊德媽 做這種事情,目的除了是實際上的個人衛生清潔,還是要讓病房裡的其他病人看在眼裡,好讓借用她們的口在病房裡經常對所有醫護人員說:「這個婆婆的家人對她十分好!」以此來提醒病房職員 伊德媽 雖然是一個植物人,但是每天都會有家人來貼身照顧她!不可以對待病房孤兒的方法來對待 伊德媽!

 

       在病床上 完成了所有清潔事項之後,負責伊德媽病房的護士長走到伊德媽病床邊,拿出一條短毛織領巾送給 伊德媽:「這是義工親手編織的,交給我們送給有需要的病人我看到 她的頭部,覺得可以送給她圍在頭上來保暖!」

       伊德 心裡明白,親切的多謝如此心意!就在伊德媽頭髮風乾透之後,把那條短領巾圍在她下陷了的頭部位置上。

       在確定了 伊德媽 當下的血糖回復到正常的空肚5.1;體溫35.1;血氧一度氧氣99;心跳85;安心了!

       病房會繼續為伊德媽注射抗生素直到療程結束,這一之所注射的類別,並沒有引發新一次紅疹出現,醫生和藥劑師有默契了!

離開病房之前,為 老人家 “抽了痰”,讓她可以有數小時的暢順感覺!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165 伊德媽 轉到普通病房


昨天早上,接到 “隔離病房”通知,醫生 認為 伊德媽 情況穩定下來了,沒有再出現痙攣,不需要“禁止飲食”,恢復餵奶。

在 通話裡,伊德 詢問 病人 是否還在“發燒”?

姑娘 好像是在微笑著說:「她來到病房之後一直都沒有發燒!」

伊德 感覺到有點疑惑:「她昨天來到急症室的時候他們說正在發高燒…38!」

「我們都知道,否則就不會送來 隔離病房,但是,她在我們這裡一直都沒有發燒!」姑娘說:「所以,醫生吩咐把情況告訴給你知道!」

 

到昨天傍晚,伊德 來到隔離病房門外 把 伊德媽 需要的成人紙尿片交給門內接待處的職員,之後就離開醫院;心裡有點兒不踏實!因為 不習慣沒有 老人家在身邊的日子,又不能探望她!

在旺角街頭走走看看了一會兒,手提電話突然響起來。

「醫生說,病人可以離開隔離病房了,我們稍後會安排病人轉到內科普通病房,現在還未知道床號你明天晚上可以到普通病房探望病人」姑娘如此的說:

 

超過四十八小時沒有看過 伊德媽了!

不知道 老人家樣子如何呢?

或許,第一件事情就是跟她清潔一下身體,檢查一下身上的紅斑情況,之後就會為她在病床上洗頭,讓病房內的職員知道老人家是有親人著緊的!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164 伊德媽入院了


    今天早上,伊德媽 的呼吸有點兒急速,這是一個老人家的典型警示!

為 老人家 檢驗了血糖,相比於正常的日子“空肚”的時候高出了兩度,7.8;這並不正常!

接駁上血氧計,心跳顯示120,這並不正常!

紅外線耳探 36.1,相對於正常時候的35 明顯不正常!

用抽痰器為老人家抽痰的時候,出現了異常的身體抽搐,這並不正常!

於是,決定要召喚救護車!

 

救護員來到伊德家,向他們交代了 過去一個星期老人家的“病史”;呼吸道輕微感染,服用了一星期的抗生素療程,身體皮膚出現藥物反應的 紅斑,昨天情況有點反覆,到了今天早上情況沒有好轉!

     向 救護員出示了“救護車送抵廣華醫院”的醫生証明書,將伊德媽 送到 急症室 的時候,再一次把 老人家 過去一星期的病史 對 分流站 護士長交代清楚之後,護士長就決定將 伊德媽 列為緊急病人,即時推入“急救房”!

 

     在“急救房”檢查的時候,伊德媽 關始發燒了;體溫38度!

     伊德媽 逗留在 急救房 大約一個小時,醫生數次召喚 伊德 查詢病人的 情況,為肺部進行了 X-RAY…看到十來人出出入入 伊德媽的病床,伊德 有點兒擔心!

     情況真的那麼糟糕嗎?

 

     在 急救房 進行了所有需要的檢查診斷之後,伊德媽 被安排入住“隔離病房”!

     “隔離病房”!這個名稱的意思就是情況不穩定,需要有代確診!

     這十九年來,伊德媽 跟 伊德 沒有一天分離;就算是上一次被安排入住 “隔離病房”也因為伊德 在病房門外向醫生表示 十分擔心老人家 被隔離 ,而提早在確認 病人沒有感染其他人的危險之後,在傍晚時份就安排 伊德媽 調往內科普通病房,讓 伊德媽 的家人能夠探望。

     這一次,伊德 沒有這樣的要求了!因為,心裡認定“事必有因”,在急病室如此的安排,來到 隔離病房這一刻,就讓事情順著需要去繼續。

     因為病人家屬不能進入 隔離病房,伊德 只能夠在 病房門外輕輕跟 伊德媽 面貼面了一會兒說:「我不能夠入內看妳

 

     在病房大門內接待處 向 當值護士長 交代了 病人資料 與 病史,特別叮囑需要小心“護理”伊德媽 的兩條手臂;因為 一雙手臂骨都曾經在病房內“出現骨折”;再回答了一些醫生問題之後,就將 伊德媽 的日用品交給護士長!

     這是十九年來的第一次真正要跟 伊德媽 分離超過一天!

     坦白說,當下的 伊德,心裡 是極之掛念著 伊德媽!

     伊德媽 不在家裡的感覺,是孤寂的!而 孤寂 是會讓人不經意的去反覆思量事情的前因與後果;究竟,伊德 這一次有沒有做錯了任何事情而導致 伊德媽 被安排入住 隔離病房呢?

     這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否定心態!

     當事情出了亂子,很自然地需要去找一個理由來解釋清楚;身為一個病人的照顧者,在病人出了問題的時候,就有需要問責!就恰似是一個剛剛失戀了的人,往往都會在腦海裡反覆檢視每一個片段,看看“情已逝”的原因是否因為自己幹了錯事而導致情人跟我分手!還會認為所有發生的事情都是因為自己不夠好!

    

     病 跟 愛情 同樣是在很多情況之下都是不受人為控制的!

     人就是從來都不能夠坦然地去接受這些事情不按自己的心願而發展下去的現實!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163 伊德媽的疹子


這兩天 伊德媽 身上的疹子“不聽話”!

 

為期六天的“抗生素療程”在星期日凌晨完成了;按照過去的經驗“疹子”的“爆發”也會隨著“抗生素療程”的完成而進入“消退期”;但是,今次有點兒不一樣的情況出現;一些面積分散的“細微疹子”在星期日的傍晚“走出來了”;這讓 伊德 感覺到有點“突然”!

盡量保持冷靜!

就是第一件需要去做的事情!

倘若 伊德 也亂了方吋,伊德媽 就會失去了依靠;這也是身為一個照顧者 的基本要求!

其實,伊德 也並不是每一次在 伊德媽 身體出了亂子的時候都能夠保持 適當的 冷靜!

有一次,應該是在前一年的日子,那時候 伊德媽 還未需要在家裡使用醫療氧氧過活;就在某日清晨時份,突然 出現氣喘的情況,左邊身體有呈現了痙攣的抽搐;這就是老人家身體出了亂子的“身體語言”!

那時候,家裡還沒有購備“血氧計”,故此並不知道 老人家是否呼吸到足夠的“氧氣”;於是,決定召喚 救護車。

999 電話裡,通報了 病人 的神智有點“不清醒”;因為 老人家正在痙攣。

999 接到了 “要求救護車”的案件而又得悉病人“不清醒”的時候,就必定會派遣 警員 來到 “現場”查看是否有“可疑”;這是例行的呈序。

所以,那次 的召喚救護車,在伊德家就來了 三位救護員和兩位警員。

伊德 並不是一個“膽小”的人,在從前穿上制服的日子裡,真的甚麼“駭人的場面”都親眼看過,接觸過;只是,當“案中人”是自己的“親人”,又會是另一回事了!

每一次 為 伊德媽 召喚救護車,都需要帶備一個“入院袋”,內裡齊備了 老人家 住院期間的 日常用品;另一方面,還需要為 老人家 更換衣服;在 救護員 來到床邊為 伊德媽 進行必要的檢查之後,伊德 就會為 老人家 再一次使用 抽痰機 暢通氣道 和 更換入院的衣服。

那次,替 伊德媽 暢通氣道之後,那套放在床邊的入院衣服“失踪”了!

「我媽媽的衣服在那裡?」伊德 在 救護員和警員面前自言自語的說:

一個“失了方吋”的 伊德 就在這一刻 在家裡四處搜尋 老人家的入院服,沒有想到可以從衣櫃裡再找一套!

五個政府人員,站在一旁看著 伊德 的“典型失控行為”都見慣不怪了;一會兒之後,一位警員 對 伊德說:「先生…你冷靜一點吧!」

當事情的發展時序並沒有依照 當事人預期安排,就會出現“典型失控行為”;伊德 就是因為 找不到 老人家的 入院衣服 而被“拖跨”了!

就是這麼的一句“先生你冷靜一點吧!”,讓 伊德 回過神來!

原來,那套 伊德媽 的入院衣服 就正正的放置在 老人家的枕頭旁邊!

 

現在 ,來到 伊德媽 的床邊 為老人家清潔了身體之後,查看了她身上的疹子,發覺“止住了”,某些位置例如“肚子胃喉部位”的紅斑開始消退脫皮;在所有出現疹子的位置 塗抺多一次 各式各樣的“藥膏,用紅外線耳探器 測量了一次體溫;正常!設定了滴注奶,接駁上 血氧計 ,讓老人家 舒服地睡一覺!

 

 

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162 一個艱巨任務


伊德媽家居 的所在地是一個政府公共村的單位,村齡 已經超過四十年;故此 單位內出現老化的問題是一件絕對正常的事情,一些老化情況若然變得嚴重了,房署是會免費給與維修的。

天花石屎 脫落,就是一件嚴重而可以得到房署免費維修的項目;但是,房署的維修承包商 在進行修補天花石屎的時候,會使用“風鑽”打掉有問題的 天花石屎,縱然說是 承包商 會做好“防塵措施”,也是會“沙塵四起”,全屋仿似“原爆之後”的情境,絕對不適合躺在床上的伊德媽;故此,伊德 遲遲沒有接受房署的維修安排!

但是,時運高“看不到 聽不到”的日子必然會結束的!

廚房 和 露台 的脫落石屎 只是因為 剛好落在 一條“電線”上而沒有掉下來;真的時候要維修了!

於是伊德 決定自己去動手!

拿著一個“鎚仔”在 廚房、露台、廁所 出現天花石屎脫落的地方 一小塊跟一小塊 的把已經或將會掉下來的天花石屎 打下來!

因為是 人手打掉石屎,引起的沙塵並不多,伊德媽 就像是真的 時運高那樣子的甚麼也不知道地繼續甜甜的在睡鄉裡!

清理完打掉下來的天花石屎,才知道“大件事了”!

但是,事情已經開了頭就沒有辦法了,只好硬著頭皮頂下來!

 
 
 
 
 
 
 
 


來到屋村的五金店舖,店員代為打點了所需要的“用品”,伊德奉上了本來是應該由房署負責的“銀兩”之後,就拉著手推車回家開始“艱巨任務”!

坦白說,真的不年輕了!

清理完畢全屋之後,伊德 進入了“全身癱瘓”的階段;只是,看到 伊德媽 那張“抗生素模樣”的睡眼沒有受到任何“騷擾”的繼續那個“簡單任務”睡覺!就是了!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45 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的建議


    “民主政制”是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以香港而言的“民主政制發展”就是需要去接受一種客觀條件,在“高度自治”而不是“完全自治”之下的“民主政制”;這是《基本法》的法律條文基礎。

    故此,香港 2017年的《政改方案‧行政長官選舉方法》就必需要符合這個條件才能夠落實;否則,就正如 政務司長所言,都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行政長官的提名產生權,是在“行政長官選舉提名委員會”的 委員身上,這是一個先決條件;其他的途徑,例如“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都是超出了《基本法》的法律條文以外;故此,不能夠採用。

    這是一個沒有能力去改變的“客觀條件”;任何超出這個 “客觀條件”的方法,都難以實行。

    所以,在這種 客觀條件限制之下,要提高 行政長官參選人的“代表性”,就需要回到“提名委員會產生方法”這個基本的問題上。

 

    需要一個如何的“提名委員會”才可以符合大多數香港市民的期望呢?(總是會有人不滿意的)

 

    以下,引用從前與現在的一些數據作為參考:

201221開始,1,200 人的選舉委員會由以下3個部分組成 註 :

  1. 1,044 [1,034]名委員由35個界別分組選舉產生;
  2. 60名委員由宗教界界別分組提名產生;及
  3. 96 [106]名當然委員(香港地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及立法會議員)。

選舉委員會38個界別分組 :

  1. 鄉議局 (28) [26]
  2. 漁農界 (60)
  3. 保險界 (18)
  4. 航運交通界 (18)
  5. 教育界 (30)
  6. 法律界 (30)
  7. 會計界 (30)
  8. 醫學界 (30)
  9. 衞生服務界 (30)
  10. 工程界 (30)
  11. 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 (30)
  12. 勞工界 (60)
  13. 社會福利界 (60)
  14. 地產及建造界 (18)
  15. 旅遊界 (18)
  16. 商界(第一) (18)
  17. 商界(第二) (18)
  18. 工業界(第一) (18)
  19. 工業界(第二) (18)
  20. 金融界 (18)
  21. 金融服務界 (18)
  22.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 (60)
  23. 進出口界 (18)
  24. 紡織及製衣界 (18)
  25. 批發及零售界 (18)
  26. 資訊科技界 (30)
  27. 高等教育界 (30)
  28. 酒店界 (17)
  29. 飲食界 (17)
  30. 中醫界 (30)
  3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55) [51]
  32. 香港僱主聯合會 (16)
  33. 港九各區議會 (59) [57]
  34. 新界各區議會 (62) [60]
  35.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 (16)
  3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36)
  37. 立法會 (60) [70]
  38. 宗教界 (60)

註:括弧內數字是每個界別分組的委員人數

  1. 方括弧內數字是每個界別分組由201210月起的委員人數
  2. (1)(35)界別分組委員由選舉產生
  3. 宗教界界別分組六個指定團體提名的委員人數如下:
    • 天主教香港教區 (10)
    • 中華回教博愛社 (10)
    •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 (10)
    • 香港道教聯合會 (10)
    • 香港孔教學院 (10)
    • 香港佛教聯合會 (10)

 

本人的建議,是將2016年的 區議會選舉所有勝選的區議員全部 加入 到“選舉委員會”內。

以下再引用從前與現在的區議會成員數據:

議席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2000
2004
2008
2012
2016
官守
165
-
-
-
-
-
-
-
-
-
當然
57
57
27
27
27
27
27
27
27
27
委任
135
132
141
140
-
102
102
102
68
-
直選
132
237
264
274
346
390
400
405
412
431
總數
489
426
432
441
373
519
529
534
507
458

 

  2016年,香港政府不能夠再委任 區議員;換言之,當屈的全港區議會議員 都是透過全港市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擁有高度民主認受性的 區議員;將這458名區議員全部加入到 “提名委員會”內,是有絕對的代表性;不論是所謂的“建制派”或“民主派”,都能夠先行在這個區議會選舉中以“公平的競選途徑”來 增加 日後 能夠在“提名委員會”提名自己 心目中理想的“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票數。

另一方面,在既有的“提名委員會”1200人名單裡,把原本屬於“港九各區議會”與“新界各區議會”的5760個名額刪除,之後加入2016年產生的全部區議會議員,再從既有的其他“提名委員會界別”增加三分之一的名額,把整個“提名委員會”人數增加致2000人,就是本人認為一個合適的人數上限。

這個方案,不會把原本存在於“提名委員會”內的界別刪除(這必然會引起強烈的反對),同時按名額分配增加了各個界別的總人數的產生方法不變,源用各個界別內的選舉產生。

過去的兩屆 香港行政長官選舉,“泛民”都有能力在“提名委員會內”取得足夠的提名人數 安排一名“民主派人士”出選;這就可以清楚展示“泛民”是有能力在“提名委員會制度”之下取得參選資格的;只要,提名門檻“不苛刻”。

故此,在人數提高到2000人的“提名委員會”取得400名委員支持就可以出選的安排之下,數字上就可以出現 五名 行政長官候選人;參選人數不會太多,也不會出現沒有選擇的情況。

今天,民主制度的 選舉 就是需要有後盾的支持才會有勝出的機會,這是一個現實情況;香港行政長官選舉,也不能夠脫離這種現實;從“提名委員會”取得的支持人數,也就是一項“選舉實力”的具體化指標,這是全香港市民都可以清楚看得懂的“選前民意資料”參考。

到了真正的“行政長官選舉”透過300萬選民一人一票的結果產生出來的 行政長官,在市民心目中的認受性應該是必然的。
 
 這是本人的個人建議,如有不善之處,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