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有一位“網誌朋友”以一個“針對基督教”的形象發表“個人網誌”,還經常以“全線大搜查”的手法在別人的“基督教內容網誌”回應欄內公開留下對基督教的質疑;回訪那人的“個人網誌”,可以發現很多“青春美麗的女明星照片”作為吸引“街外人”到訪的賣點;還有一系列有系統的“宗教懷疑論”內容。
不去深究這個網誌的目的,單單看其多彩多姿的內容編排,確實有吸引人之處。
說到宗教信仰這個問題,可以說是“個人問題”,也可以說是“群體問題”;在“信”與“不信”的區別當中,還可以出現“敵視”與“排擠”的各種“情意結”;所以,當一個較為“執拗”的人碰到了“熱誠”的傳教者,必定會產生種種的“麻煩”!
“麻煩”在“宗教信仰”而言,是一件可以讓人“抓狂”的事情。因為在“地球”上的“宗教”,擁有信徒最多的“宗教”都是屬於“一神論”的絕對性宗教,沒有多少空間可以讓信徒心存“懷疑”,“只要信”這個三字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信徒的一生!
這種與“個人”生活融為一體的“宗教信仰”在中世紀的歐洲大陸上與政治結合起來之後,成為了一把可以“保護人”與“殘害人”的雙刃刀。當凡人握著這把“雙刃刀”的時候,並不是每一個“神的代言人”都能夠好好約束自己不“胡亂而為”;相反,卻會經常把個人意願放在“造物主”名字之前,把一切都變得“是神的旨意
這種以“個人意願”詮釋“造物神奇”的“宗教代言人”在每一個世代都有上千上萬的跟隨者接力 傳遞“神旨”;在一種“極端”的情況下,的確可以將“歪理”裝扮成為“真理”,在“貶抑人性”的宗旨下以“神旨”掌控“人生”!
伊德 自小就讀基督教禮儀宗派小學,中學階段入讀天主教教區學校,清楚體會到兩種本是同宗但卻水火不容的“基督教信仰”在詮釋“宗教信仰”的相異之處;可能就是在這個“幼年期階段”的歲月裡,在伊德的生活中沒有出現甚麼“有權威的宗教代言人”,所以才讓伊德 在心靈裡培養出一份對“宗教信仰思考”的興趣,也就是因為這份“興趣”把伊德將“宗教信仰”拿來與“哲學思想”審視。
結果,並不是甚麼“破解聖經密碼”的驚天動地大發現,也沒有把 伊德變成一個“新宗教的教主”,反而是看到了更多的“問題”有待進一步了解!
首先,“人生需要有一個歸宿”這個追尋在 宗教層面而言,往往都會指出“生命”只是追尋歸宿過程裡的必經階段之一,若然把“生命”裡經歷的一切拿來與“最終歸宿”比較,實在算不上是“怎麼的一回事”!在這種“超然物外”的觀念裡“生”“老”“病”“死”、“貧賤”“富貴”都不再重要,如此的境界,確實讓人“心存敬畏”!
但是,一個“凡人”是沒有可能真的達到“無慾無求”“超然物外”,總是為著“肉身”的種種事情而“喜”“怒”“哀”“樂”;如此,才可以體會到“人”的存在。
大多數的宗教信仰就是針對“人”的存在作出了種種詮釋與“入門之道”,教人擺脫“肉身”的綑綁,邁向“釋放靈魂”之途!
至於被“釋放了的靈魂”會到那裡去?
是極樂世界!
是天堂!
還是…
另一個宇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