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說過,既然我們今天活在的世界最終都會毁滅,既然我們今天活在的世界所依存的宇宙會瓦解,最終所有東西都會不再存在,那麼,我們又為了甚麼去持守生活裡的一切呢?
宇宙裡,又是否可以留下“文明”曾經存在的印記?
現代文明社會,是依靠著不同民族對自身文化傳統的承傳與改善所得出來配合社會實際需要的條件一步接一步的建構而成;當中是各個民族的“共融性”衍生出來的“認同感”把不同民族的差異性降底到一個最不“明顯”的位置,這就是人類文明歷經數千年的演變所得出來的成果,就是“求同存異”。
在這個“求同存異”的同共生存默契裡,為了自身民族的“生存”,願意接納其他民族的在生活習慣、宗教文化、道德價值…各個方面上與自己的不同;因為,歷經數千年的文明建構就是為了生存而“求同存異”;再從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一種“普世價值觀念”來維繫不同種族文化的連結。
當下,我們的存在就是從這個“觀念”而實現的。人類這個物種的繼續發展,繼續生存也就是因為我們有一種“價值觀念”要去維護,為了“她”奮鬥到底,才能夠特顯出“人類”與“獸類”之別!
但是,這一種“與獸類之別”的條件,其實又是十分之“脆弱”!
人類
在很多時候,卻又真的“禽獸不如
“禽獸不如”就是因為在那個“關鍵時刻”,當事人選擇了不再“文明”,改以一份最低層次的“生存方式”,“弱肉強食”與“汰弱留強”的氣氛之下,人類就會不再文明了!
談到這裡,或者有需要為“文明”來下一個普及的定義。
從一個“基本生存特性”的反面開始,“文明”就是包含著一份願意為“弱者犧牲”的情感。
自然界是奉行“弱肉強食”法則,而“文明”就是要違反這個自然法則,盡能力去保護弱者!“樸素的文明”如此的行,並不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而只是因為深藏在“文明”內裡的一份“道德情感”要求人們理應如此。
故此,在這個“反弱肉強食”的“樸素的文明”裡,人的情感是佔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若然,沒有了從情感而生的保護弱者責任,“文明”就失去了“意義”,只剩下一件外表好看的“裝飾外衣”。
突然間,想到了自己身處的香港社會是否一個有名有實的“文明社會”?
這並不是單單一篇“文字論述”就可以証明;而是要透過實際發生過的“事情”從開始到結束的起伏變化才能夠認清其底蘊。
“災難”的發生,就是一個很有效去“驗証”文明是否存在的方法途徑。
2003年發生在香港的“疫症”直接讓二百多人死亡,在疫情最不明朗與嚴重的日子,香港市民盡量避免了“消閒娛樂”的外出,全港學校停課;這絕對是一場“災難”;但是,卻沒有在短時期內摧毀“文明制度”;街上仍然有“警察巡邏”,消防員仍然會奉召救援市民,醫院仍然會接受傷病患者,超級市場的貨架上仍然有日用必需品的供應,家裡的自來水龍頭仍然有水,家中的電視電腦空調仍然有電可以啓動…這代表了甚麼?
那就是長久健全的文明制度裡所培養出來的“道德價值觀念”在“災難發生的時候”發揮了其功效,讓社會上不同層面的市民,仍然明白到一己之力所能奉上的貢獻是與責任相等的,也就是說“盡了自己的本份就等同於對社會作出了貢獻”;那段日子裡,香港沒有出現“醫院”沒有醫生與護士當值,反之是他們工作量超出了本來可以承受水平的時候,他們還是繼續在工作;這就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文明”!
“文明”可以說就是一種人生價值觀念在“艱難”或是“災難”的歲月裡,讓社會仍然有很大部份的人願意去“照顧弱者”,而並不是放棄了“文明的生活方式”,回到了“弱肉強食”的自然值價觀念。
在自然的生態價值裡,弱者是沒有繼續存在佔用生存資源的價值,故此,自然界的物種都是依循“汰弱留強”的法則去清除弱者。
人類這個物種,雖然也本源於“自然”,但是卻“創建”了只有人類才獨有的“文明觀念”,也是這種獨特的“文明觀念”才讓人類立足於地球成為其自認為的主人!
曾經說過“宇宙無情”,一切的生成變化都是依循物理特性與時間的配合,故此,按照這個“宇宙無情”的法則,人類就是從一個“無情”的環境當中在萬物裡找到機會繁殖起來;成為了今天擁有“文明價值觀念”的物種或許在宇宙裡是億萬中無一,但是卻因為有了“我們”的存在,宇宙才被“研究”,才被“欣賞”,才被“讚嘆”;雖然,沒有了“我們”宇宙還是存在,但是,卻缺乏了“感情”來表彰千百億年的生成變化,那麼,一切都回歸於宇宙自然法則,這不是很“納悶”嗎?
回到地球上的文明,都是從宇宙的無情衍生出來,在一個本來無一物的空間裡造就了“人類文明”這麼樣子的東西,在感觀認知裡近乎是“無限”的宇宙裡,很難說得出有甚麼“可貴與獨特”之處;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發覺到在宇宙裡其實存在著千百萬個不同種類的文明各自擁有不同的“文明價值觀念”;如此,我們就更渺小,渺小的程度就是我們是否存在於宇宙裡也絲毫不會對宇宙有甚麼影響。
那麼,我們又為何要“保護與珍惜文明”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