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制倡議者 凱撒
不能圓“帝皇夢”,在元老院內被自己的親信“殺死”之後,羅馬經歷了一段短暫的內戰日子,直到 奧古斯都 在埃及擊敗安東尼與克麗奧脫的埃及聯軍之後,帝國一統,奧古斯都
以其威望懾服了從前反對帝制的保守派元老院議員,成功結束“共和政治”改行“帝制”;創建羅馬帝國 日後再次擴展版圖的基石。
羅馬 的 “帝制”不同於
中國古代的封建皇朝,其最明顯的差別就在於 中國古代的封建皇朝是沒有可與以制衡的政治力量,是權力絕對不可分享的皇帝意志統管全國;而 羅馬 的
“帝制”卻是從一個“共和議會”形式當中“走出來”的一個名義上的“帝王意志”配合“元老院”意見再得到 羅馬公民認同的政治模式。
表面看來,中國古代的封建皇朝結構較為簡單,羅馬帝制就相對而言複雜得多;其實,兩者都各自有其運作上的“複雜性”,只是形式上不相同。
中國古代的皇帝是不會輕易踏出
皇城大門,故此,在皇族心目中是沒有所謂的“民意”存在。
羅馬帝制之下的
皇帝,卻自始至終都知道若然希望能夠“壽終正寢”,就不得不關注羅馬公民對皇帝的愛戴程度有多深。
身處 帝國首都 羅馬
的皇帝,有一個簡單而直接可以測試 羅馬公民 對 皇帝的愛戴“指數”,方法就是“出席”“競技場”節日慶典節目;當民眾 知道 皇帝出現在“競技場”
皇帝專位的時候,民眾的掌聲與歡呼聲的熱烈與否就是當下 羅馬皇帝 的受歡迎指標!
今天看來,這方法既不“科學”又沒有“標準”,但是在那個時代裡卻是最有權威的“民意調查”。若然,在位的羅馬皇帝自知不受民眾歡迎,就會謝絕出現於所有公開場合,避免公眾的“倒采”聲音被刻意傳播到帝國的另一邊。
另一方面,古代羅馬皇帝 跟 古代中國皇帝
在某些層面而言是有很大的分別;中國皇帝絕大多數都不會“軍事親征”;相反,古代羅馬皇帝若不是沒有軍事天份者,大多數都會“軍事親征”,這很大程度上是連繫到當不幸地出現皇帝駕崩,候任新皇帝大多數都有強烈的“軍事背景”以作為支持“稱帝”所需的元素,所以,在進入“賢君時期”的羅馬盛世,大多數羅馬皇帝都是出色的“軍事武將”出身;為何會有這種現象出現?這就要回顧羅馬從一個小小城邦開始發展到達世界帝國級別的過程當中,“軍事武力”是其成功的一大因素。
再加上羅馬傳統的“實力主義”,同樣適用於羅馬皇帝身上。只要羅馬人認為皇帝不稱職,而又沒有預期時局將會有所改變,皇帝的“小命”就會不保。
從政治架構而言,羅馬帝制時期的政治權力是三個方面的平衡;第一是羅馬公民的意願;第二是羅馬元老院的意願;第二是羅馬皇帝的意願。若然這三個方面出現了失衡的局面,而皇帝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緩和局面的矛盾,仍然“我行我素”;那麼,元老院
與 羅馬公民 是沒有方法要求“更換”皇帝;也就是說不稱職的 皇帝 會一直坐在帝位上直到死去的一日來臨,才可以有新的皇帝。
故此,唯一更換不稱職皇帝的方法,就是把皇帝殺掉!
執行這種極端手段的人,大多數都是皇帝身邊最信任的人,就是負責保護羅馬城治安與羅馬皇帝人身安全的禁衛軍統領。在羅馬歷代弑君行為裡,負責執行“死刑”的禁衛軍人員,沒有幾人能夠在“事成之後”存活下來,這是所有羅馬人都清楚明白的;但是,卻代代都有人願意執行這樣的所謂“自殺任務”,為甚麼呢?
除了一些“庸俗”的“名利錢財”原因之外,還存在著一種較為高尚的“情操”,就是不願意讓羅馬繼續由一個“庸人昏君”來領導,希望羅馬能夠有一位“
能人賢 君”繼承“實力主義”之下的“鴻圖大業”!
所以,在古羅馬歷史裡,弒君並不是一件“新奇的事情”。
這種“弑君文化”一定程度上是緊緊連繫到
羅馬最高權力結構裡的“缺陷”,名義上的三權平衡政治格局實質上只有帝皇獨大。
在一個古代帝國裡,要求政治權力可以互相制衡並不是一件實際的事情,也沒有可能要求帝國內的各個階層明白“權力制衡”的好處,縱然代代都有最高權力擁有者不得壽終正寢,卻從來沒有聰明人想到要實行“平衡政治”,總是只希望能夠有一位賢君
在位惠及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