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說過“極限”在某一個層面而言,是可以無限量的;這可以說放在宇宙裡任何一個角落都無誤。
還有三天,就是“母親節”了,在“節日氣氛”濃濃的日子裡,來一個側面觀察“人之常情”裡的“親情”與大自然界動物族群裡的“血緣關係”比較,就會發現今天的“人類”就是有一種“違反自然”的“親情觀念”伴隨一生。
動物類別的生育,只是基於一種簡單的“延繼物種”的本能,兩性交配之後(有些物種是可以單性繁殖或同時擁有兩性功能),有些物種會離開異性繼續獨立生活,另一些則會成為“配偶”共同養育下一代。
在動物界別的“幼兒養育期”,大多數父母都會依循著基因的本能盡能力餔飼自己的下一代,直到牠們長大,有了獨立生活能力之後,就會讓兒女離開;有些物種還是會以武力強逼兒女“離巢遠去”,老死不相往來;如此,才可以再有能力去生育新的下一代。
但是,人類卻因為一種有別於大自然動物界別的“親情”連繫,總是有一種“家人團聚”的“欲望”。
在這份“家人團聚”的“欲望”影響之下,人類社會才發展起一種“財富”的觀念,借用“財富”的功能以一種外在的力量來加強一份“血緣關係”裡的“親情”;這在中國人社會裡較為明顯。
中國人心目中所謂的“大宅門”,就是一個典型的“血緣關係”借用“財富”功能來維繫“宗族親情”的例子。
在“大宅門”之下,“宗族親情”成為了一種成員之間的認同感,宗族成員越多,代表其力量越大,影響力越廣;甚至以五代同堂
這種家族背景為榮。
在現代社會裡,要體現“五代同堂”的所謂“榮耀”要付出多少“財富”呢?
有些情況顯示出來以老死不相往來的方法來延繼基因並沒有困難,反正是生是死都不會知道。
另一方面,生活質素的提高壓抑了“大宅們”的出現;只有真正的“富有人家”才能夠體現“五代同堂”的衣食無憂生活。
在“物質”受限制的現實環境之下,壓抑了“生育”欲望,就算是決定了“養育下一代”也是奉行“小家庭觀念”,目的就是要維持一定程度的“物質享受”。
漸漸地,傳統的“親情觀念”滲入了“物質需求”這原素,讓“親情”在現代社會裡變得“淡淡然”的依附在“物質財富”的影響之下。
從古代裡的“血緣親情”借助“物質財富”來強化的時期,發展到現代社會裡“物質財富”的擁有及眩耀就是衡量“親情”有多深厚的指標。
孩子會看到同輩擁有PS3、iPhone
,就代表同輩的家長有多愛自己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的生活習慣 ,讓千千萬萬的孩子成為了“殘障兒童”;這種現象的嚴重情並不是在於“孩子”的情況,而是“父母群”根本不感覺到這是一個問題!
漸漸地,社會潮流改變了“親情的內在價值”,同時,新一代的“父母群”亦以同樣的影響力去改變社會潮流對孩子們的“溫室效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