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借助宗教匡正人類行為;
希臘人選擇哲學來做規範;
羅馬人以法律約束人民。”
為甚麼沒有一個古代文明想到有需要把“宗教”“哲學”“法律”組合起來成為一整套“準則”,讓
人民知道自身行為與社會需要的界線,給與一個社會普及的價值觀念
。有了這一整套“人生準則”,或許就可以真的達到至古以來,人類不斷追求的生活境況,那就是“天下太平”!
試去想像一下,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類,都是共同跟隨一套“準則”生活,每一個群體所“想”的,所“做”的,都是同一個模樣,所有事情都可以依據這套放諸四海皆無誤的“準則”預計得到;如此,不是一件人類有歷史以來最“出色”的成就嗎?
並不是如此!
中國 跟 歐洲
都曾經出現個思想統一的時代,在類歷史裡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中國
第一次出現思想統一的年代是在中古到晚清的漫長日子,“儒家思想”在不同的皇朝當中借助最有名氣的思想家替其“自身”作出調整以適應現實社會 與 朝廷 的需要;朝廷
找到了一個能夠對天下百姓的思想作出“規範”的“工具”;而這“工具”的可貴之處,就是奉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禮教尊卑觀念拿來套落在老百姓的脖子上,加強中央皇朝的權威性。
這種選擇對於“皇朝”而言,是一個絕妙的好方法;但是,對於整個中國社會而言,就是以“政治”的穩定來取代“思想”多元發展的嚐試機會;結果,千百年來黃土地上的“天才”與“精英”大部份都往同一個“儒坑”裡跳!
孔孟時代的儒家思想,並沒有甚麼值得去“攻擊”和“詆毁”的地方,作為一個應時而生哲學體系,孔夫子為了匡正世道而終其一生四出倡言的治國理念,只是企圖以純正的,思想僕素的生活方式重新為崩壞了的社會復修一種“合宜”的價值觀念;沒有預計真正拿來套用在實際的“政治制度”當中作為官方思想之後,就不再“純正樸素”了。
每一代帝皇之家都把“人倫關係”安置於“絕對君權”之下,一點一滴的從“孔夫子道理”裡剔除“愛人”這種最基本的“人性”要求;強調
臣民應該如何的向帝皇盡忠,卻沒有“落實”身為天降大任的帝皇需要為黎民百姓謀求幸福這個“天命”;這就是變質了的“儒家思想”以一套“外儒內法”的尊制皇權思想牢牢牽制著平民百姓
的“自由意志”,不容許天下黎民按照實際生活的遭遇和需要,各自發展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到了後來的日子,已經成熟了的中國官僚體系,再因為實際需要把“科舉制度”變成為“選拔”百姓進入“官僚體系”的定制;以此提供一個普及而平等的“階級流動管道”給天下的百姓;至於“科舉”的考試內容,順理成章必然也是“儒家典籍”。
平民百姓,為了取得社會更高階層的“官方認可身份”,都“埋首苦讀”儒家典籍;中國社會發展到了這時期,思想已經被一種普及的價值觀念而“統一”了!
老百姓,不論是地方郷紳豪族 或是
一般平民百姓,在尋求“人身保障”與“改善生活”的基本生活要求當中,都會“保送”家人、族人報考科舉,期望有朝一日“榜上有名”獲得朝廷委以“官職”之後,以“朝中有人好辦事”的心理預期得到一種“安全感”來建構一個“安全網”來確保“人身”與“財產”的不被他人侵害。
如此,儒家思想
就成為了“朝廷”與“百姓”都認可的“統一思想”!
中國 在
“思想統一”了之後,確實是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社會穩定”;社會各個階級都知道生活的既定模式是應該如何的模樣;也知道依循那一條“正途”就有機會提升自家人的社會階級;這就實現了“孔夫子”所言的“社會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倫觀念建構出來的社會風氣讓大多數人都接受“安守本份”!
但是,社會思想的被統一,卻阻礙了社會多元化發展的機會;當一個國家的社會精英
和 知識份子 都只是懂得“經”“史”“子”“集”而對其他“自然科目”沒有多少興趣;就必然會在未來的日子“承受”惡果。
中國
就是因為經歷了“思想統一”的千百年歷史之後,從“文明”變成為“落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