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形單不隻影

不形單不隻影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72 齊諾 之後 來了一個 柏格森 把瞬間 結合成 延綿


早前,從快要拆卸的YAHOO BLOG 版面 把一篇《阿奇里斯追不上烏龜》上載到這裡的時候,再一次細讀了內容,喚醒了當時在這個“問題”上跟朋友進行“消耗腦細胞討論過程”的亢奮。

上載完畢之後,冷靜下來,聯想到早前在 柏格森 《時間與自由意志》裡所領悟到的 個別 與 群體 的關係,發覺到生於 齊諾 二千多年之後的 柏格森,原來成功的把 齊諾 的 瞬間 看 人生與自然的概念,運用一種“延綿”的方式,像舊式電影放映機那樣子的把每一個獨立映像連貫起來。於是再翻閱早前的筆記,為自己整理一下“不動”與“動”的關係!

再寫下去。

 

古希臘的 齊諾 以截斷“時間”與“空間”的連續能力 再以單一的時空呈現片段 來剖析現象;他以 “二分法”、“阿奇里斯追不上烏龜”、“飛矢不動”、“運動場”四個理論,來論述自己對於事物不變的狀態。簡單的說,就是以 瞬間 來 看待 人生 與 自然 的關係。

這種 以 瞬間 來看待 人生 與 自然 的態度,排除了“從前”“現在”與“將來”的連續性關係;把這個概念擺放在一個更廣大的空間“宇宙”裡而言,整個宇宙都是靜止不動的!

靜止不動,就不會有“流變”,沒有“流變”就不會出現生成變化,沒有“生成變化”的 產生 和 毁滅,“宇宙”就可以永遠存在!

後來,柏拉圖 說 齊諾 有一種高超的說話技巧:「使聽眾覺得同一事物既像又不像,既是一又是多,既是靜止的又是運動的。」《蘇格拉底及其先期哲學家》

 

“宇宙既然是不變就能夠永遠存在”,這個論點可以從齊諾的四個著名誖論得到支持。

在這種情況之下,當人能夠把對事物的印象在記憶當中的最好的一個“永遠凝固”,那就是等同於把“美好的東西”給與永遠存在的特質嗎?這可以說是齊諾以 瞬間 看萬物的可取之處。

但是,這種以 瞬間 看萬物的態度卻可以有一種截然不同的效果;就是,人也可以選擇遭遇當中最不幸的那一個 瞬間 凝固起來,永遠永存於心底,成為給與“另一方”仇恨的不可推諉証明。

這當然都是人的選擇,是情感主觀的取捨。

如此,我們的世界就有了兩種不同的境況;

一個是永遠都可以看到“美與善”為主導的世界

另一個是永遠都可以看到“醜與惡”為主導的世界

因為,人往往都只會在腦袋裡擺放一種價值觀念。

 

二千多年之後,柏格森 從“數量”的思考過程當中,解述 了人 對於 數目 的量化概念當中,結合了 齊諾 從前 以 瞬間 看萬物的概念,以一個 人 的認知印象過程提升,學習把不同的 瞬間 當中出現的空間拿掉,從認知上建構出一個“延綿”的不斷過程,以一個整體性的新形態去理解;於是,人就明白了“單一”與“眾多”的分別;也明白到如何以“數量”來衡量“多”與“少”的分別!

這個 由 齊諾 的 四個誖論 的 瞬間 發展到 柏格森 的 延綿,除了引証 人 對 數量的 認知能力,也不經意的給了一個“廣濶”的人生經歷概念,是可以從很多不幸的瞬間當中,以一個 延綿 的 整體觀念來解讀!

人當然是可以借用一個不幸的瞬間來否定人生;但是,卻又可以一個 延綿的過程去體會人生當中每一段經歷;如此,或許可以找到存在於整體當中不為人所察覺到的“美與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