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
的數量觀念裡,是分為“佔有空間的”與“不佔有空間的”分別。
在這兩種分別之下,“佔有空間的”是“廣度性”;而“不佔有空間的”是“強度性”。兩種不同的數量觀念當中,“多與少”的衡量是從主觀成份的影響來比數異同的最先條件。
最初,看到 柏格森
這種數量上的觀念條件,有點直覺上的“混淆”;再想一想,拿到“愛”這種人類的“感覺”上來“衡量”一下“多與少”的問題,就有了一種奇怪的感覺。
要去為“愛”這種人類的“感覺”比數異同,就需要同時間有“兩個”個體的“感受”才可以去“衡量”;因為只有“單向”的“愛”而沒有“接受”這份“愛”的個體來“確認”這份“愛”存在,那麼,“愛”這種人類的“感覺”就沒有方法以“數量”的“觀念”來“衡量”其“多與少”;只能夠以一種“絕對”抽象的概念來看待。
在 柏格森
的“數量觀念”裡,“愛”這種人類的“感覺”是應該被列入到“不佔有空間的”範疇,是以“強度性”來衡量;而“愛”的對象所感受到的“多與少”就絕對是基於一種主觀成份的影響來比數異同。
若然,在“個體”的“感觀”裡很早以前就已經“否定”另一個體的“愛”,又或者是“否定”有“愛”的存在,那麼就不存在“數量觀念”裡的“愛”。
他/她 對於 你/妳 的“愛”究竟有多少?
用“多與少”來衡量“愛”似乎有點“格格不入”;因為是以“佔有空間的”觀念從“廣度性”來描繪“愛”;而“愛”在質量上而言是不應該“佔有空間的”;只能夠當“愛”轉化成為有“質量”可衡量而確實又“佔有空間的”之後,才可以讓不曾生活在這份“愛”的“情感”當中的人去“確認”。
一個平常人來到陌生地方照顧傷病患者,從每一言每一行當中都流露出“仁慈”與“良善”心靈所發出的“愛心”,那麼,這種“愛”的行為就是擁有了“強度性”的同時,亦同樣在這個特定的時空裡“佔有了空間”可以被“量化”成為一種“具體”的“東西”;因為,基於這個平常人不斷的付出“愛”去照顧傷病患者,讓很多人都知道在這個地方裡是正在發生這種可以被確認出來的“愛”,也同時認同了在這個地方是有“愛”的存在。
當我們談及一個“家庭”是“充滿”了“愛”;接受到這個“信息”的人若然也“確認”了一個“家庭”是“充滿”了“愛”,這也就是因為那個“確認者”打從一開始就在主觀意念上“接受”一個“家庭”是應該有“愛”的存在;從這個主觀意念上再去不斷“擴展”,從“不佔有空間的”“強度性”發展到“佔有空間的”“廣度性”,把“愛”這東西轉化成為可以被“數量化”的“情感慨念”。
現在來回答一個問題;
你/妳 對那人的“愛”有多深呢?
柏格深多少觀念所區分的「佔有空間」與「不佔有空間」簡單而言即包含量化與不可量分...
亦即用情感區域去感受不可量化亦「不佔有空間」的強烈情感, 而這內在抽象不可量化的強烈情感廣度由內擴展形於外變成可量..
柏格深多少觀念所區分的「佔有空間」與「不佔有空間」簡單而言即包含量化與不可量分...
亦即用情感區域去感受不可量化亦「不佔有空間」的強烈情感, 而這內在抽象不可量化的強烈情感廣度由內擴展形於外變成可量化「佔有空間」的觀念...諸於我的先生很愛我...他對我的愛很強烈..而這愛由內擴展至外就會變成我先生有多愛我...他有實質的行動可量度出愛我之情, 如先生每天都給我電話..擔心我是否穿得暖,吃得飽...我的先生對我呵護備至....又或他特地買了新的冷氣空調讓我涼快涼快...相信說到冷氣空調這有形可量化佔用空間的實物會比較淺白表達到柏格深多少觀念由不佔有空間至佔有空間的觀念吧!!! ^__^
先生, 我很高興媽媽出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