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形單不隻影

不形單不隻影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43亞歷山大的迷思 2 父蔭


2010年10月16日下午3:09


    亞歷山大 公元前三三六年,二十歲繼承馬其頓王位,二十二歲領兵出征波斯帝國,是他天生本領高強?還是“時勢”造就讓他成為改寫世界歷史的人物?

    “出身”或許就是 亞歷山大 第一個跟平凡人有所分別的“條件”!

    帝王家的孩子,又是未來的王位繼承人,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就背負上無限寄望於一身,再加上母后 奧林匹婭絲 用心培育成長,少年亞歷山大 相對於今天渾渾噩噩的少年人而言,早已經鍛鍊出一份領袖的特質。
 
    是古人質素相對於現代人好?還是生活環境讓人的質素倒退?

    是同一個物種,為何會有“善”與“惡”,“好”與“壞”的分別呢?
 
    可能只是個人的選擇;但是,如何的去選擇人生又必然跟環境拉上關係。

    出生市井之家,要有所成就,付出的必然相對於豪門之後要多才能有機會成功。相反,生來有父蔭庇護的,卻能夠少走很多彎路。
但是,在歷史裡顯貴豪門第二代也出了很多不肖子孫,成為了“富不過三代”的有力証據。如此,先天與後天的差異,便不足以絕對控制著人的一生,還是需要審視我們這一代,自己是如何的看待人生?
 
    沒有了父蔭,沒有了奧林匹婭絲的管教養育,亞歷山大 或許不能夠東征一探世界的盡頭;但是,單單父蔭與母后的扶持而自己卻不長進,沒有雄心壯志 走出國門勇闖天地,一切也是徒然!
 
    年青亞歷山大的繼位成為馬其頓王,同時也成為了希臘世界的霸主,只源於一場“悲劇”;父王的遇刺身亡,為 亞歷山大 的人生刻上了一條疤痕;心裡明白殺死父王的可能就是自己的生母,而母后卻一直對自己養育有加悉心教導,盡力保護自己是馬其頓王位繼承人的名份;在親情 與 父仇 兩者之間,年青亞歷山大選擇了以第三方作為“箭靶”,把一切的“仇恨”傾倒於 波斯帝國的版圖上。
 
    這有點兒像美國小布殊政府把禍水潑向 伊拉克 。

    小布殊 與 亞歷山大 絕對不能拿來做 對比,只是同樣得到 父蔭 的扶持得以繼承權力最高寶座,也同樣以 尚武 的 情意結希望在歷史上留名!

    結果,兩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為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了一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