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形單不隻影

不形單不隻影

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120閻王殿的書生

《聊齋誌異》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遠方來客,奉主子之命,到訪一名孝義雙全的 書生 家裡,誠邀一聚。

在莊嚴肅穆正殿內,正襟危坐的書生看到一位老人坐在主子的位置上,傳話使喚管家在紙上寫下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之後,要求書生接下去。

書生沒有遲緩,隨即在紙上寫下“有心為善,雖善不償;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老人閉上眼睛,聽到書生誦讀箴言,心裡暗自喜。

管家看到主子微微點頭示意,回頭對書生說:「我家老爺想聘請公子到來擔任管事一職,不知道公子意下如何?」

書生 家有年邁雙親,不願離家遠去,又不想回絕老人如此看重之厚愛;於是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承蒙厚愛,書生自感不如;只是家有年邁雙親,不願離家遠去;他日雙親得享天年,還用得書生之時,書生定必竭盡所能。」

書生夢醒,夢境歷歷在目,如幻似真。

十年過去,書生的父母先後離世;孝道已盡,了無牽絆。

某天午後,十年前的遠方來客,再度登門造訪,提醒書生兌現承諾。書生沒有多言,半點不遲疑跟隨在宅門外的“儀仗”西行。

原來,十年前的來客,就是閻王的差役,到了閻王殿內“有心為善,雖善不償;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展示了書生“孝義兩全”本性,再給與十年之期。

 

故事表面是頌孝道,內裡道出了世態炎涼。

俗語“修橋補路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就是“有心為善,雖善不償;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的生動描述;在這種“善惡的結局”裡,人為何仍然要在一言一行裡“棄惡揚善”呢?

書生 所展現出來的,是一份“本性”的“要求”理應就是如此;只要是一個人,就是需要擇善固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