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9日上午3:45
在歷史裡,基督宗教
在耶穌死後,一直以來都是在羅馬帝國社會裡得不到“尊重名份”;因為,“一神教的宗旨”不可妥協,讓帝國政府沒有可能給與一個官方認可的地位。
這是在歷史當中的“基督宗教”發展初期的“客觀環境”。這個“客觀環境”是沒有變更的條件;因為,“基督宗教”的精神所在就是信奉那位獨一的真神,這是不能夠妥協的;另一方面,羅馬帝國的強大是基於“宗教共融”、“民族共融”與“文化共融”,這是不能夠改變的國策。
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羅馬帝國 與 基督宗教
是不會有可能互相承認對方的地位。
但是,歷史發展是有其自身的“方法”,就算是人為刻意的去“安排”也並不必然會朝著所訂立的方向走下去。
基督宗教的“強大”,要感激帝國晚期皇帝君士坦丁的政治決定以“基督宗教”作為全帝國宗教信仰精神的“中心”;這個決定對人類歷史影響發展影響深遠。
或者可以用一種比較“通俗”與“市井”的比喻來形容“基督宗教”在得到“帝國給與最高宗教地位名份”之後,就恰似是在一夜之間成為“暴發戶”的人,“信仰膚淺”與“心有不軌企圖”的“掛名信徒”往往以“挾持宗教名號”在社會“胡作妄為”,這些事件在歷史裡十分常見;是基督宗教歷史裡的污點。
但是,在那個歷史時期裡,並不會有人有膽量走在人群面前“阻止”與“斥責”一件又一件以“基督宗教為名義的惡行”;因為,“基督群體”勢力實在太強大,就算是帝國統治者也不敢“跨越雷池半步”。
在歷史裡,曾經出現了一位女性博學智者 Hypatia
海夏巴,她出身名門學者世家,在公元四世紀的 埃及
是受人尊敬的“好人”,以今天的目光來評定她,就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最難得的,就是海夏巴
縱然出名名門,有財富,有學識,有美貌;她卻平易近人,溫文儒雅,對學生循循善誘。
海夏巴
對數學的研究,培養出一種“務實”與“客觀”的人生態度,對每一件關心的事情,都以“哲學思維”的方式去理解,存疑,質問,論証,擇善固執;但絕對不是“偏執狂”!
可惜,海夏巴
生活在一個“基督宗教”狂熱的世代!
觀看了電影《Hypatia》,隨後再翻查了歷史記載,心裡有一種對於“基督宗教”感到羞愧;縱然自己也是一個已經“接受洗禮的基督徒”。
基督宗教,拯救了千千萬萬人類的靈魂,讓活著的人存有盼望去面對人生;但是,在歷史裡,基督宗教卻又幹下了千千萬萬宗以“宗教名義”迫害無辜者“慘案”;這…有點讓人唏噓!
海夏巴,就是因為忠於自己對事物實相的追求,以一種平等,和平的人生態度來面對社會環境;故此,對於當時在埃及
亞歷山大城的宗教衝突感到“難過”。
後來,因為 她 對發生在
亞歷山大城的宗教衝突事件以一種“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言論態度,批評了當時勢力強大的“基督宗教信徒”的不當行為,招惹了當時的主教Cyril
,對她心感不滿,認為
海夏巴 的存在是對 亞歷山大城的基督宗教一種威脅。
《海夏巴悲劇》的發生,是一個平靜的晚上。
海夏巴
從學院乘坐馬車回家的途中,被一群信奉基督的僧人修士挾持到一間教堂的祭壇前,脫光了她的衣服,用蠔殼一下接一下的挖掉海夏巴的肉,直到把她虐待至死之後,摸黑把 海夏巴
的屍首帶到 Cinaron 這個地方放火焚燒毁屍滅蹟。
海夏巴 被殺 失踪之後,羅馬政府派人到
亞歷山大城調查,找上主教Cyril問話。主教Cyril
砌詞 海夏巴 只是到 希臘 遊歷考察,在短時期內都不會返回
亞歷山大城。
結果,事件就此不了了之!
後來,主教Cyril
透過各種手段奪取了
亞歷山大城的實際控制權。
這就是歷史裡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