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形單不隻影

不形單不隻影

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179 盧梭 原始人的社會 死亡觀念


盧梭 《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

第一部份

在宇宙中,他(原始人)所知道的好東西,是食物,女人和休息,他們畏懼的唯一災難是病痛和飢餓,而不是死亡。因為動物從來不知道甚麼叫死亡,對死亡的認識和恐懼是人在脫離動物狀態以後所獲得的最初知識之一。

 

 盧梭 認為 “死亡” 對於 原始人而言是不會放在心上的事情,在真正的生活當中,有著很多相比於死亡更加需要認真思考如何處理的事情等待著 原始人 去面對。

 

沒能夠相比於野獸有著明顯優勢的漫長日子裡,原始人為了生存而跟野獸拼死相爭的經驗,促成了 原始人 跟 野獸之間的“軍備競賽”;野獸 運用身上的 利爪 與 尖牙 跟 原始人爭奪獵物,有時候也會各自成為對方的獵物;就在這個“生存的關鍵時刻”,原始人 頭顱內的腦袋開始發揮出超越萬物的創造能力,不斷以並非與生俱來的“外物”來讓生活超越 野獸的水平;這種進化過程的最基本原因,就是確保“原始人”不會輕易死於大自然氣候變化 與 野獸的襲擊。

不想死 就是原始人生活當中的原動力。

 

在 盧梭 的文字裡,認為 動物是沒有“死亡”這種認知能力;現代人看這個點就是認為不正確的!

動物 也會對死亡有認知能力的!

盧梭 當年真的沒有察覺出來;故此 ,才會說“動物從來不知道甚麼叫死亡”;或許,盧梭 是從一個文明社會裡的 人 對生命與死亡的觀念作為基礎去 看待 動物 的思想與行為;沒有接受 動物的思想與行為模式 是跟 文明社會人類截然不同 這客觀現實。

簡單而言,是“以我觀物”。

 

動物 對於 死亡,是沒有 人類從自身進化發展而得來的那種“死後觀念”。

在動物而言 死了 就是 死了!

這一種“死了 就是 死了”的認知本能,是緊密連結到大自然的求生機會;不可以把生存的資源投放在 死去同伴的遺骸身上;故此,從來沒有發現有動物埋葬動物的事情出現。

只有 人類 獨有的“死亡觀念”才驅使 人類發展出“殮葬儀式”來悼念死者。

這種人類獨有的“殮葬儀式”清楚表達出一種“死了,並不是單單的死了”的觀念;死了 之後,還是會有事情連繫到還在生的人。從 死亡事情 引出各種不同內容的連繫驅使 在生者 做出不同形式的行為;保留死者的遺物是最常見而又最明顯的外在表現。

這是“寄情於物”。

當人類 懂得 把“情”寄存於“物件”的表象來喚醒感觀神經觸覺,人 就已經有能力去運用“抽象觀念”於日常生活當中;這就讓 人 超越 其他生存在地球上的物種。從 死亡這種抽象的觀念當中,人類 認知到 死亡 並不只是身軀的“毁壞”“腐爛”“發臭”“分解”;而是有著一種從不曾確認的“人死何往”的 留白 加入了不同形式的 死後觀念;從這些 抽象 的死後觀念 當中,產生了“前世今生”“因果報應”“善惡有報”“天堂地獄”等等的相對關係來應用在現實的生活裡,產生與加強了道德觀念的客觀性,以此來維持人類文明社會的日常運作。

生活,就是一個抽象的觀念 轉變成為現實的過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