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 邱吉爾、美國 羅斯福、蘇聯 史太林、德國 希特勒,這四個人從戰爭爆發開始到歐戰結束之前,都一直是二次大戰的關鍵人物;相比於亞洲的戰事,日本這個國家卻沒有一個自始至終影響戰局的人物,若然認為日本天皇 就是一個關鍵人物,這在事實上而言又不是;裕仁天皇事實上是受制於戰時軍人政府,沒有實際權力去影響戰爭部署,就是沒有了 裕仁天皇,日本軍人政府也會發動侵略亞洲各國的戰爭。
今天的歷史學家對於 邱吉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位置”一般都是擺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座位之上,認為沒有邱吉爾的“堅持”不與德國納粹和談,今天的世界都會不一樣。
正是因為 邱吉爾 的“不和談”,當時的 美國總統 羅斯福 才會找到一個讓美國本土擺脫不問世事孤立主義的機會;從最初只是讓美國本土變成為支持解放歐洲與援助蘇聯與中國的“兵工廠”,到後來因為日本按捺不住“偷襲珍珠港”之後,促使美國全面參戰。
美國的全面參戰,的確改變了整個二次世界大戰的局面;這是一般西方歷史的評價;但是,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現實情況,卻是由蘇聯 在西歐全境盡由納粹德國佔領之後獨自傾盡全國之力來對抗希特勒,在 蘇聯領土上的史大林格勒與列寧格勒“纏繞”著數以十萬計的德軍;在首都莫斯科的保衛戰又成功牽制住強大的德國軍團;但是,史太林統治之下的蘇聯在這些消耗納粹德國軍事力量的“戰事”當中,所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二千多萬蘇聯軍民傷亡換來納粹德國的“流血不止”!
當一九四四年六月美國領導的盟軍登陸法國 諾曼第 的時候,德國在歐洲東線戰場上已經身受重傷;在蘇聯國境內損失數以十萬的兵員讓納粹德國無能力同時面對東西兩線戰場,敗局已定,只是時間上還可以“苟延殘喘”多少日子?
日本,一個太平洋上的島國,從“明治維新”開始的簡樸自強走到二次大戰前夕的“軍國強權”,都是憧憬一個跟太西洋島國“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相近的“帝國夢”。
“日俄戰爭”的“勝利”,讓日本軍政人物把“日本國”放在“西歐列強”的位置上,縱觀當時的亞洲地區,沒有其他國家可以與之抗衡;中國更加是當時的掠奪首選之地。
從一個側面的角度來看 日本 在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掠奪行為,沒有勢均力敵的對手可以制衡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日本在亞洲的獨大讓她意識到可以透過“軍事掠奪”來解決本土資源貧乏的問題。
故此,上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西方世界的 德國 與 東方世界的日本,各自因為“復仇”與“資源”這兩個主要目的而發動戰爭的國家,都自命為世界主人的真命天子,牽扯整個世界走進一場“慘痛的戰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