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形單不隻影

不形單不隻影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37 回望世界大戰 2 讓惡人坐大

2010052313302


        以輩份而言,希特拉 其實 只是 墨索里尼 的後輩。

        後來,希特拉以其不顧一切後果的冒險精神,挾帶著德國人一份深層次的矛盾,在面臨恪守本份的潦倒 與 不作瓦存而活 兩者之間的取捨當中,讓大部份的德國人甘願把一切都押注在這位眼前的救世主身上。

        要獲取民眾的接受與支持,並不是一件艱難的事情;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刻,高聲喊出民眾想聽的激昂說話,便會得到回應!那怕這個高聲把說話喊出來的人是如何的粗鄙,是如何的惡毒,也不會影響民眾對那人的歸屬感;因為,在此時此刻,就只有這麼的一個選擇!
     
        論輩份而言,黃毓民 其實 只是 梁國雄 的後輩。
    後來,黃毓民以其不顧一切禮貌 的 横蠻舉止,挾帶著香港人一份深層次的矛盾,在找不到一個有份量而又願意不講禮貌的公眾代表人物的時刻,以最粗鄙的舉止,得到了“八十後”與“江湖浪子”的跟隨,在面對“本來就沒有”的物質生活裡,願意把心力寄託在最不守規則,最不講禮貌的人身上。
     
        歷史,就是如此!

        表面看來是沒有甚麼關係,但內裡卻可以看到很多基本上相同的手段;有心人,只需要時間掌握得好,挾帶著民眾的情緒起伏週期,便可以讓民眾死心塌地跟隨在身後。
     
        跟 希特拉 墨索里尼 同時期的國際政壇人物 英國 首相 張伯崙,清楚看到 希特拉 的掘起背後,是隱藏很大的野心;只可惜,張怕崙是一個老派的英國政治家,認為只需要給與希特拉 一點點“甜頭”便可以滿足他的慾望;故此, 張伯崙 便擔當起一個另類救世主的角色,以“讓步”、“容忍”與“利益”來滿足本來就想“蛇吞象”的 希特拉。
     
        結果,奧地利、捷克斯洛弗克 先後被德國不費一兵一卒吞拼了!
     
        德國 的貪婪 與 英國 的懦弱,讓整個歐洲嘩然!
     
        但是,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舊歐洲”,在面對 希特拉 與 墨索里尼 以軍事作為後盾的蠶食之時,更不願意看到“戰爭”!
    希特拉 就是看準了當下“舊歐洲”裡所謂政治家們的心結。以時而“裝凶作勢”,時而“願意談判”的手段,玩弄著當時歐洲的兩位“老大哥”,英國和 法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