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形單不隻影

不形單不隻影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3 歌德 浮士德‧散步 不義之財


歌德《浮士德‧散步》

 

“消化不義之財的只有教堂,

  這是世人的普通習慣。”

 
    歌德  在生的日子,傳統支配著歐洲大陸的“宗教思想”經歷了一場攪動整個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之後,很多像 歌德 這樣子 的 知識與思想型人物,都打從心底裡對“宗教”產生了一種新的領悟;在這種 新領悟當中多添了一份“現實的批判”,願意公開自己內心對種種習之已久的“宗會不良習慣”提出“異議”;不再盲目順從傳統權威的意志凌駕個人良知的判斷!

         這是一種“解放”;是一種從“宗教不可動搖的權威”當中的“掙脫”,回到基本的良知判斷人生誰是誰非的年代!

 

   歌德,並沒有否定“宗教”!

 
   歌德 只是把本來屬於 教會權威的“解釋上意”取回來放在自己的手上,以自身的良知去領悟!

 

“消化不義之財的只有教堂,

  這是世人的普通習慣。”
 
          就是 歌德 借用 《浮士德》來逐一揭示“神聖”外衣底下對人性的不公平愚弄;之後,再以另一種的“神聖”來為這種 不公平愚弄 作出神聖的解釋;而在整個“解釋神聖”的過程當中,信眾 往往都會以“全部接收”的態度來不加以思考去接受;當這個 不加以思考去接受 的事件被累積起來之後,就變成為 普通習慣,成為了一種普遍的道德價值觀念支配著 信眾 的 人生。

 

“消化不義之財的只有教堂,

  這是世人的普通習慣。

 
     幹了 壞事,或幹了 不是好的事,就透過對 教堂 的捐獻 作為 一種 心靈的贖罪;這是很多不同宗教信眾的“慣性行為”。

          當事人 借助這種轉移罪疚感的行動 來為自己開脫;而不同的 宗教個體 在這種以“財產的捐獻”來“轉移自身罪疚感”的行動得到實質上的“財政支持”,可以說,是一種“供求需要定律”的慣性運作模式;如此,宗教個體 就恰似是一間“心靈漂白工廠”,當收取了“不義之財” 之後,就為個別人士提供“ 心靈漂白的服務”。

 
    歌德 就是清楚看到了這種“微妙關係”之後,才寫下了這麼的一句“消化不義之財的只有教堂,

      這是世人的普通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