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形單不隻影

不形單不隻影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約伯記寫照 4 錯誤的寫照



約伯記寫照4

2008525上午3:41

        錯誤的領受

   

        在苦難中的人,對那無法躲避貼身緊隨的不幸都會有各自不同的領受,都會在不同的時刻有不同的感慨,有時候會有自憐不幸,有時候會苦撐到底,有時候會奮力承受,有時候會怨天尤人,但無論是何種反應,我們都很想為面前的遭遇找一個合理而自己又能接受的原因,使自己有理由繼續等待下去。曾經在一次晚禱查經會中聽到一位姊妹分享她家中患病父親的事情,那時候正值我媽媽仍然躺在深切治療病房內,所以我對她的分享感受極深。

       最初當第一次聽到她說出父親腦內長了一個膠質瘤的時候,我在心裏不自覺地有一種如被刺痛的感覺,但在那姊妹的面上卻顯露出一種微笑,一種從不幸事情中強裝出來的微笑。

        當時她的一家對於負責診治她父親的醫生充滿疑問,而我在眾多弟兄姊妹中便成為最有資格去解釋她父親將會接受怎樣的治療和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反應。

        數星期後,那位姊妹說醫生診斷出她父親腦內有積水的情況出現,沒有辦法制止膠質瘤的分泌物。言下之意是讓她父親自然地離去。當時我第一時間說應該還有辦法;醫生應該建議讓病人接受導管引流手術,在頭顱安裝一條導管把積水引流到膀胱,再由膀胱把積水排出體外。姊妹聽到這個方法後,對我說醫生從來沒有對她的家人提出這個辦法,於是我便提意她帶父親到其他醫院求診,希望會在其他醫生口中得到較專業的竟見。

        一星期後,那位姊妹對我說,她和家人相議後,不想再讓父親接受多一次手術,還已經安排他入住護老院。當時我聽到她說這樣的話,心情立時呆住了。她還說曾經到過那護老院視察過,一切都滿意,只是路途比較遙遠,她不能每一天都去探望父親,只能在星期天下午才能有時間到他床邊陪伴左右。

        有時候,我真的不明白人內心的矛盾究竟是如何地把情感和抉擇弄得混淆不清。我們是極希望所愛的人健康,但當現實告訴我們健康已不再的時候,我們又希望多看所愛的人一眼,但又為了工作和居住的環境無法讓所愛的人回家休養;只好安排所愛的人餘生在護老院中渡過。這樣的決定,以我自己的感情取捨而言,是不恰當的,是出於不甘願在一段頗長的年日裏要作出犧牲的決定。若是要把親人接回家居住,我們便要相應地作出很多改變。單單是要去學習護理一個病人便叫很多人放棄把親人留在身邊。

        最後,那位姊妹的父親入住了一所遠離市區的護老院,而姊妹亦只能在星期天才去探望父親一次。

       沒多久,教會舉行一次佈道會,這位姊妹參加了那次佈道會的工作,而這個佈道會是在星期天的下午舉行。在佈道會舉行前的晚間禱告會中,姊妹分享為了要在星期天下午負責佈道會的工作,所以不能去探望父親。那時在她面上流露出一種無奈的表情,與會的弟兄姊妹有些點頭表示體諒,有些細聲說“ 感謝主!”,但我卻說不出半句感恩的話。

        我當時很想對姊妹說:「 不要參加這個佈道會…應該去護老院探望父親,妳一星期才能抽出這段時間去看他一眼,為何要把這段寶貴的時間花在有其他弟兄姊妹可以補替的崗位上!」

    最後,我也沒有把這番話在禱告會中說出來。

        數星期後,我在主日崇拜的場刊報告欄內看到這位姊妹的父親辭世的消息。

 

        我們各人都會在不同的環境下作出當時當地認為是正確的決定,這種決定是站在我們身旁的人不會明白究竟是基於何種因素而取決的;有些時候就算我們設法讓旁人明白也不容易。

        在眾多的人生抉擇,我們並不可能說每一次都是百份之一百正確。有時候我們會因情緒的起伏而作出不合時宜的決定。我們亦會因為內心的矛盾而錯誤地去理解神在患難當中想我們去做的事情。而作基督徒最困難之處,就是我們的神是絕少會明確地對我們說在患難中應該怎樣走下去;究竟是要我們堅持下去不要放棄;還是要我們知道此路不通另覓去向!當遇上這樣的抉擇,就只得憑當時的良心去作決定。

 

        曾經有一位母親,她的孩子生下來便是嚴重弱智,不能像其他的孩子般在成長的日子裡一步一步地去學習照顧自己的起居生活,就算是坐起身子也不成。但她的母親並沒有放棄孩子,她像其他的母親一樣全心全意的去照顧自己的骨肉。為了孩子,她決定和丈夫分開;她的丈夫並不是對她不忠,只是承受不了身為一個嚴重弱智孩子的父親所要承擔的責任。作為妻子的明白丈夫的心境,主動的提出分開,好讓自己不用分心在維繫夫婦關係而忽略了孩子。現在孩子十多歲了,體重如母親一樣,母親把兒子手抱起來放在輪椅上,她對記者說:「是我叫丈夫離開的…他在我身邊反倒過來會妨礙我照顧孩子…!」那位母親一邊說一邊在臉上流露出溫婉的微笑。

        但在這位母親的笑容中卻是包含了一個艱辛的決定,這個決定是她在患難的日子中憑藉良心與愛子之切所選擇的;為了孩子,她甘願獨自一個人去生活,她願意讓丈夫離去,把原本應該由丈夫背負的另一半擔子取過來放在自己身上。不知會有多少人理解到她選擇與孩子一起生活所要承受的壓力有多大。在我眼中,她不單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同時亦是一位難能可貴的妻子。她能夠在苦難中不怨天尤人,把本是苦痛的年日看成是一種喜樂;能夠照顧孩子,每天與孩子在一起就是她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

        我相信無論人在何種境況下都總會有一些朋友或親人會在我們耳邊給與各式各樣的意見。各人抱著不同的觀點來分析我們的處境,他們會熱衷於給與我們意見,甚至安慰,但到最後,要面對事情的還是我們自己。就正如約伯身處在生無可戀,甚至情願求死的時候,身邊也有朋友不斷地用他們認為是合宜和附合神心意的安慰來為約伯解開身陷苦難的原因。我可以肯定那些遠道而來的朋友絕不是想來欣賞約伯悽涼的景況,也絕不是要來存心譏諷約伯。但為何本是出於好意的行動卻帶給約伯加倍的折磨。

        以利法在《約伯記》二十二章所說:「 你為人公義,豈叫全能者喜悅呢!你行為完全,豈能使他得利呢!豈是因你敬畏他,就責備你,審判你麼。你的罪惡不是大麼,你的罪孽也沒有窮盡,因你無故強取弟兄的物當為頭,剝去貧寒人的衣服…!」

        沒有人會有能力去知道天上所發生的事情,就算約伯自己和他的朋友也不知道為何患難會如此兇猛地降臨在地上。約伯的朋友憑藉自己在追求耶和華真理和訓言中,看透在自己身邊不斷發生的事情,他們看過不少惡人因行不義遭遇到惡報,眼見不少在世因為欺壓貧窮人而得財的人在短暫的年日享盡宴樂,但當耶和華追討的時間來到,便給狠狠的打碎。也目睹多行善事的人,得蒙耶和華憐愛享受自己所種下的善果。他們年紀越長便越在生命裡見證到不少償善罰惡的事情。在漫長的驗證中,他們亦各自在心裏確立了一套神在人世間行事的方式;將神的旨意和屬性在自己的認知範圍內加以考查,探究。但他們就算再聰明,再老練也不能全知耶和華的心意。就如約伯的遭遇一樣;他們無法可以憑人的智慧去了解撒旦和耶和華的對話,也不知道耶和華容許撒旦攻擊約伯,而不是耶和華因為約伯隱而未見的罪而壓碎他。

    當人說自己閱歷深,經驗足的時候,同時亦代表那人對事情和人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成見。

        我想起保羅所說的一句話:「…總要心意更新而變化…」若然我們說要去安慰身處苦難中的弟兄姊妹或是不信主的人,我們都應該先把自己認為是真理的認知放在心底,先讓流淚者把自己心底的哀愁,不滿,憤怒傾吐出來。每一個人在神的手中都各自有不同的遭遇,不要禁止流淚者說出在我們的立場認為是不恰當的想法,因為這些不當的想法正是問題所在。

        要知道若然流淚者不願意,根本沒有人能夠給與他們安慰。我們應該耐心等候,等候造物主在預定的日子使人明白眼前的事物。若然神屬意叫人在迷糊中打滾,旁人是無法為別人打開疑團。

       我們這些在心裡立志行善,在主耶穌的愛中互助互愛的信徒,往往希望看到在患難中消沉的人立時強壯起來,希望在一次低頭禱告後立見改變。其實在不知不覺間,我們把應該由父神來掌管的事情強行摘下來放在自己的手中。有時候我們會比身處在困境中的主角更為難過,這種過份投入於別人憂傷的情況中,是一種極不恰當的安慰方式,身為一個要幫助別人跨過困境的安慰者,要讓身旁的人自行站起來,用自己的雙腳走出泥潭。

        有些時候,流淚者也不知道自己因何會淌淚,而我們這些對別人的遭遇有負擔的人,就是要幫助他們找出淌淚的原因,叫他們自行抹乾眼淚。

        約伯心知一切都是耶和華容許下發生,但卻不知所為何事,在患難中尋找不到神的腳印。這種心情就在二十三章裡可見一斑:「只是我往前行,他不在那裡,往後退,也不能見他。他在左邊行事,我卻不能看見,在右邊隱藏,我也不能見他。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