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形單不隻影

不形單不隻影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回憶中的警察故事 92 當蘇格拉底的傳授變成為不清楚與不記得

92 當蘇格拉底的傳授變成不清楚不記得
2010年1月24日上午11:19公開累積瀏覽 47 0




不論任何地方的警察,為了讓罪犯成功入罪,口供必然是盡可能的沒有疑點歸於被告的可能。
同樣是警察,為了讓同僚免去一些錯誤行為的後果,很多時候都會以不惹禍的方式讓事件得以平息。
這些不用多說,心裡明白的方式,主要都會呈現在相關的口供裡。
 
“事發的時候你在那裡?”
“我雖然在場,但距離很遠,看不清楚!”
“事發的時候,你聽到甚麼?”
“當時很嘈吵,聽不清楚!”
“事發的經過,你記得甚麼?”
“那時候很多人,很混亂,記不清楚!”
 
“看不清楚!”
“聽不清楚!”
“記不清楚!”
都是 對於被投訴事件的標準答案,對於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例如“被投訴不禮貌”“被投訴講粗口”這些個案,都是心裡明白,不用多說的標準答案!
對於一些兩極的問題,便以“是”“不是”“知道”“不知道”來回答;絕對不會把個人意見透露出來,讓別人有機會攻擊自己的“答案”。
 
這種以“不惹禍”為目的所作出的回答,其實,早在 蘇格拉底 時代便開始傳授;只是當時傳授這種“辯證法”的目的,是要讓事情得以清楚明白,找出事物的真正“定義”。到了現代,這種“辯證法”很多時候都被“法律界”人士拿來鬥智與鬥力。
在此,引用書本裡的內容來說明這種“辯證法”的本來原貌。
“這種問答法,很可能是隨著雅典民主政制的需要,早在蘇格拉底以前,就由著名智者普羅泰戈拉等引進雅典,並進而在希臘其他城邦傳播開來。它的進行程序,是受到嚴格規則制約的,回答者必須盡可能用最簡潔的語言,針對提問者提出的問題進行確切回答,決不能答非所問「王顧左右而言他」。在討論過程中,回答者努力保衛其某種主張或某個定義;而提問者則千方百計試圖毁這種主張或定義,以某種直截了當的方式提出質議,導致回答者只能用「是」或「否」來回答;提問者接二連三提出一連串問題,導致回答者的前後的回答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要提問者是成功的,那麼他就駁倒了對方;要是回答始終未被駁倒,那麼回答者就成了勝利者。正是這樣在反覆詰難的過程中,憑藉歸納推理尋求普遍的定義。
《蘇格拉底及其先期哲學家‧理智助產術:辯證法》
 
這種 辯證過程,是否有點像今天奉行 普通法的地區裡,法庭的審訊過程呢?
時代變了,哲人本意是用來把事物來作出 定義,讓其他人可以更清楚 事物本身的意義,到了今天,很多時候都會被拿來作為把事物弄得不清不明,好能夠達致“疑點歸於被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