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可以這麼的說,“兒女是福
還是 債”在 他們 出生的那天而言,總是一個 未知預期,直到 尋常百姓家 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了之後,才會在那個瞬間回想從前在心裡盤算的“未知預期”來到當下是如何的抉擇。
在答案揭示的一刻,主導權已經不在
父母的手上,一切都取決於孩子們的意願;如此,就是當初 伊德媽 為何在 聽到 伊德 神態自若的對她說“不論 將來 我是否結婚,我也會跟妳 住在一起的!”就禁不住
流下了眼淚的原因;這並不是 伊德媽 就此確定 自己的孩子會不離不棄,而是在一個太平盛世的日子,老人家的身體還可以的年頭,孩子 在沒有多加考慮就從口裡說出如此動聽的話,這已經足夠了!
其實,很多長者的 社交圈子裡,“父不父,子不子”的故事他們聽到太多了;早已經 不再要求 與 沒有寄望 自己的 兒女 在 將來的日子報答養育恩情;只要
兒女 不倒過來 向 老人家 苛索 就是功德無量了!
來到當下的境況,以一個
雙親不在的孩子目光去看芸芸眾生相,腦海裡 不經意的湧現出 那位躺在 護老院舍內的 長輩,心底裡確實有點兒酸乎乎的感覺。
含辛茹苦
養育孩子長大成人,自己 來到 晚年 人生最後一程路上,卻只能夠 隻影自憐,還可以說甚麼呢?
在2002车 帶著 伊德媽 來到 現在棲身之處的時候,彼鄰 家庭的小女孩 還只是一個“滿月之身”;十多年來 伊德 在家裡 跟
伊德媽 每天都旁觀耳聽著 小女孩的成長;沒多久,小女孩 的弟弟出生了,兩姐弟 的稚氣與機靈 一直都 “緊緊地”伴隨著 伊德兩母子的生活。
兩姐弟從“
托兒園”到“幼稚園”、從“小學到中學”的每一個階段,在大門打開風聲流動的境況裡,一對父母 是如何的 掏出財帛金銀 讓 兒女“取得”當下香港認定 一般孩子都應該擁有的
各式各樣“文憑”與“讚賞”,伊德 與 伊德媽 都清楚知道當中的前因與後果;就是驗証了 “李麗珊所”要在香港“養大”一個孩子,“四百萬”這個數字並不是“笑話”!
一個
家住 公共居邨的家庭,口袋裡如何可以掏出“四百萬”呢?
但是,環顧身邊所有人,都是帶著自己的孩子走在同一個模樣的大道上;如此,“荒謬”就變成了“常規”;我們
依循著 常規去生活,那會有問題呢?
一般
尋常百姓家 裡的孩子,是不會知道“錢是從何來的”;在“八達通”攻佔了 香港每一個人口袋的日子,孩子 一卡在手,甚麼東西都可以“嘟回家”,如此,又那會真正了解甚麼是“錢”呢?
我們的孩子
在“不知道錢從何而來”?又“不知道是是甚麼東西”?那麼要 孩子們 明白 父母 為了“賺錢養家”需要付出的心力是何等的要命?沒有可能!
或者,伊德
這個六十後的香港人,小時候就知道父母口袋裡的一分一毫從來都是得來不易,清楚體會到 自己的父母是何等的辛勞才能夠“養活”一家;有了這種深刻的回憶才會在長大成人之後擁有“回報親恩的心腸”。
說得
平白一點兒,就是“身教”!
縱然
在這個現實世界裡,並不是絕對可以肯定“種瓜得種,種豆得豆”;倘若,這些最根本應該要做的事情在父母的行為上也沒有身體力行展示在兒女眼前,那又有甚麼理據來盼望 兒女長大成人之後會“回報親恩”。
伊德
是幼子,故此,很多 家庭往事發生的時候還處於宇宙生成變化的孕育階段;需要 曾經見証事情發生始末的“當事人”重提舊事才可以得悉前因與後果。
讓 伊德
牢牢記取父母身教的事情 發生在1960年代初期,那時代 伊德爸 帶著一家七口子 窩居在 香港灣仔戰前唐樓的板間房,生活捉襟見肘;一對認識
伊德爸 膝下無兒的夫妻快要移居美國,向 伊德爸 提出領養 三哥的建議,好讓 他們能夠帶同三哥一起移居美國;建議的內容當然包含 給與 伊德爸 一筆可觀的生活費。
那時候,擺放在
伊德爸伊德媽眼前的生活 確實艱難;“腐乳撈飯”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能夠減輕養育一個孩子的擔子,還可以得到“應急錢”來解決很多現實的難題,這些對於伊德爸而言,都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結果,伊德爸
拒絕了!
從 伊德媽
憶述的內容裡,知道 伊德爸 是因為“骨肉親情”這個理由留住了三哥在身邊。
這麼樣子的一個
身教,對於 伊德 而言是絕對不會忘記的!
時光回到2014年的當下,從電視廣告看到如此的一段對白“我承諾四十歲人都會為孩子去學習新的知識…我承諾永遠都會做孩子永遠的朋友…”
對白的人物是否可以倒轉過來呢?
“我承諾四十歲人都會為父母去學習照顧他們的技能…我承諾永遠都會做父母永遠的朋友…”
我們可以這樣承諾嗎?
不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是,這一本難唸的經書內容是否真的不可以去修改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