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德媽
從一九九五年五月 腦部手術失敗 陷入重昏迷 狀態開始,已經完全依賴 “餵飼喉管”輸入“滴注奶”來吸收維持身體機能運作所需要的營養;直到 三個月之後,恢復自行呼吸能力,結束
昏迷狀態;從此,伊德媽 就不再是一個健康正常的人了!
人 要生存下去,在生物學上而言,就需要不斷吸收養份;正常人
從嬰孩時期 就學懂透過 口部 進食來 吸收不同類別的維生素 來供應身體所有器官保持運作的“能量”;故此,口部進食 是 人 賴以生存的重要運作功能;倘若,吞嚥 能力出現了問題,就會經常出現“食物殘渣”錯誤進入呼吸系統裡,引致呼吸系統出現“炎症”;這是可以致命的!
很多曾經陷入
長時期重昏迷狀態的病人,都必然同時失去 “進食”的能力,經過一段日子從鼻孔插下“餵飼喉管”吸收流質養份,負責 吞嚥 的食道組織就會不靈光;縱然 幸運地 能夠 脫離
昏迷狀態,也有可能此失去了“口部進食”的能力,餘生都要依靠“餵飼喉管”來吸取養份。
“希望伊德媽能夠恢復口部進食能力”就是
伊德 計劃 帶 伊德媽 回家安享晚年的其中一個 最低限度目標。
其實,當一個病人
已經習慣了及適應了 依賴 “餵飼喉管”吸取養份,食道系統就會隨即出現“不靈光”甚至是“退化”的情況;要去重新啓動“口部進食功能”,並不是必定會成功的!
伊德
首先 向 腦外科主診醫生 提出 重新訓練 伊德媽 “口部進食功能”的要求;主診醫生 認為可以嚐試,但不能夠 操之過急;在這段“不明朗”的期間,不會拔除從鼻孔插入胃部的“餵飼喉管”。
這個安排,其實是增加了
伊德媽 恢復口部進食的困難;因為 從口部吞嚥食物的時候,同時有一條 “餵飼喉管”在 食道位置,就會減少了 食物 通過 食道 的空間;但是,若果在 這種情況之下
伊德媽 仍然可以慢慢地吞嚥食物,沒有出現嗆喉情況,這就成功了!
最初,主診醫生仍然
保持每天 從“餵飼喉管”輸入 營養奶的份量不變;伊德 就需要在 每一次 輸入 營養奶 之後一個小時,開始嚐試 從 伊德媽 的口部 慢慢餵食“糊類”及“粥類”食物。
那時候,伊德媽
是每天 六次 從餵飼喉管 輸入營奶,也就是每次相隔四個小時;為了 配合病房的流程,伊德 每天早上七時就需要來到病房,從天亮之後第一餐 營養奶開始,耐心 從口部
餵食 伊德媽。
其實,是否能夠重新啓動
病人的 吞嚥 功能,是有一個十分明顯的反射動作可以作為參考;那就是 每當 餵食者 把 飯匙 擺放在 病人口部的時候,病人是否有 張開嘴巴 這個自然動作;而不需要
餵飼者用 飯匙 撐開嘴巴。
那時候,伊德媽
真的會自己 張開嘴巴!
還記得,那天早晨,伊德媽 在病房裡 張開口 慢慢 吞下 第一口 稀粥
的時候,伊德 掉下眼淚!
眼前的
伊德媽,在那個當下 絕對是希望繼續跟孩子 一起生活下去!
從這一天開始,伊德
調整了 在 病房 照顧 伊德媽 的時間表;每天早上 病房七時半派發早餐之前 來到病房為 伊德媽 清潔身體,打點妥當之後,姑娘就會 從 餵飼喉管 輸入 營養奶給
伊德媽;相隔一個小時之後,伊德 就開始 訓練 伊德媽 的 吞嚥能力。
到了早上十時,職業治療部就會
來到病房接送 伊德媽 到 訓練中心鍛練 身體。在中午之前 就會 讓 伊德媽 返回病房。
午飯
時間,伊德又會再次在 滴注奶 完成一個小時之後,以 稀粥 訓練 伊德媽 的進食能力。
來到下午二時,物理治療部
就會安排 伊德媽 到另一個訓練中心接受身體鍛練。
到了下午四時,伊德媽
才會完成一整天的 復康訓練,回到病床上之後,她就會好好的睡一會兒。
沒多久,就是晚餐時間!
當然,在
滴注奶 完成之後,伊德 又會再一次訓練 伊德媽 的 吞嚥 能力!
從早到晚
陪伴 在伊德媽身邊,換取得到的就是所有跟 伊德媽 有接觸的 醫院職員 都會 知道 伊德媽 縱然沒有表達與溝通的能力,但是,她的孩子 卻恰似是 病人 的分身那樣子的把
老人家所有的感覺都交代清楚!
直到
晚上十時,抱 伊德媽 到 “如廁椅”上 辦妥了事情,安頓她舒服地回到病床上休息,靜候老人家 一雙睡意正濃的眼睛慢慢地合上;在 她 耳邊道了晚安之後,跟夜班姑娘打了一聲招呼,伊德
就會安靜地離開病房。
一九九六年夏初的日子
,伊德媽 和 伊德 兩母子就是如此的渡過每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