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
在數年之前的網誌裡說過,在一般的家庭裡,老人家總是家庭的凝聚力,也是中心點;每逢時令節日,家庭每一個成員都會習以為常態的回到 老人家 的住處跟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共渡佳節。
直到
老人家 不在了,就會失去了那種 約定俗成的 凝聚力;沒有一個人能夠隨即 肩負上 維繫 家庭成員 之間諸般關係的聯繫點;如此般的情況隨著日子的流逝,一個月一次相聚變成為一年一次的拜訪,隨後家庭成員之間就會開始疏離。
明天
就是 中秋節,也是 伊德媽 離開了之後的第一個 中秋節日;心裡 確實是有點兒 寂然的感覺。
感覺到
“寂然”的並不是“節日”,而是因為 至親 不在了!
其實,從一九九五年
五月 伊德媽 開始長期住院生活開始,“節日”的意義 對於 伊德 而言 已經變得跟從前的不一樣了;現在回首,才明白到“人”就是那樣子的不濟事,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刻讓
眼前的一切消失於無形,認為 相對安穩的日子是會持續下去;驚覺到人去留空的時候,找不回來了!
第一個
在病房裡跟 伊德媽 渡過的就是一九九五年的農曆
端午節;那時候,伊德媽 還是處於 情況危殆的情況,需要倚賴 呼吸機維持生命;在 腦外科高度護理病房裡,是不會感覺到病房門外的世界正在迎接一個節日的來臨;因為,是病人家屬也好,是生命垂危的病人也好,是照顧病患的護理人員也好,大家心裡都明白到“不死…就是莫大的恩賜”,在朝不保夕的日子裡,管不了 節日不節日的人為氣氛,撐過了今天的苦日子就是了!
也就是因為有了這麼樣子的一個“盪到谷底”的心理預期,病房門外的“節日氣氛”反倒過來讓
每天以病房為家的人感覺到不是味兒,打從心底裡 厭惡 每一張笑臉上期待節日來臨的面孔,因為 目下的一切都跟自己的遭遇不相稱。
或許,已經是到了哀傷過了所能夠承受的階段,才會把“情緒”強行套落到絕不相關的人身上,借此行為來嚐試找尋一個“現實與理想”的平衡點!
只是,在追尋這個“現實與理想”的平衡點過程當中,冷漠
就成為了 一件傷人的利器!
看不到
傷口的 傷害,總是終身不癒的!
有時候,認真去看
每一天在世間發生的“悲情故事”,“人禍天災”對尋常眾生所造成的傷害,當中所要彰顯的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呢?
是要証明
希臘神話故事裡所言的“人不能勝過神明”這種混蛋事情嗎?
倘若,形而上者
真的認為 有需要清楚劃分這種 人 神 之別,從而特顯出人的軟弱是絕對超越不了 伊甸園的籬笆;那麼,當初又為何要讓 凡人 知道有 分辨 善惡 的起源,並不想 凡人以永遠不死之身來經驗一切,學習一切;最終得以跟
那 形而上者 擁有同一的屬性與天地共存。
這麼的追求
太過狂傲嗎?
給與
凡人 有追求 知識的能力 ,更甚者還可以擁有一點點的智慧;但是卻又不讓 凡人 超越那度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鐵壁銅牆;這樣子的 形而上者 究竟是怎麼的一回事?
或許,凡人
就是沒有這種能耐去面對蘊含在“實相”當中的真理!如此,才需要 形而上者來決定那些真理 凡人 可以掌握,那些卻不可以,只能夠透過 形而上者得到安慰!
如此的看凡人,不就是有著足夠的“無能為力”而需要
形而上者前來 救贖嗎?
這就是
伊德 在一九九五年 五月 看著 伊德媽 陷入重昏迷狀態的時候,對十多年的信仰打從心底裡走出來的“疑問”;這種對於形而上者的 態度絕對會讓很多人 巴不得 拉著 伊德
的衣襟 從頭到尾的 解說一次 形而上者的作為。
很多人曾經這樣的做過了!
始終
沒有人能夠為 形而上者 的作為 提出一個 “合乎人性”的說明;因為,祂 不是 人!
讓一個
老人家 變成為 植物人,這種事情如何彰顯 形而上者 的大能?
這就是
伊德 跟 那 形而上者 的 私人問題;這麼多年來 一直有人想站在 伊德 與 形而上者 之間擔當“和事佬”,只可惜 伊德 的 硬性子 在很長的一段日子裡 容不下
形而上者的 慈愛 只是讓人死不了!
兒時
宗教 訓言 說 天父的慈愛是 不會折斷 已經被壓傷了的蘆葦;這個教導放在 伊德 個人的經歷裡卻不然;一根已經被壓傷了的蘆葦是可以被再被壓傷多一次的,只是 不讓它斷掉了就可以!
其實,當
伊德 決定要帶 伊德媽 離開醫院回家休養的時候,打從心低裡就希望能夠一併把 信仰 的鬱結解決掉;只是,形而上者 從來都 自有其法,凡人觸不到 摸不透!
還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
跟這個老問題糾纏下去,唯一跟從前不一樣的,就是那個形而上者 對 凡人說了這麼的一段說話“她…我一直都知道;她…所受的苦 我一直都知道;她…受的苦已經夠多了;凡人,你就放開手,讓我帶她走吧!”
這個
“中秋節”,伊德媽 不在了!
“所有人”都需要去
適應 沒有了 伊德媽 為中心的 “時令節日”還是需要跟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去渡過!
那個人
仍然會常存心裡,卻要嚐試“不哀傷”!
到了真正不再
“哀傷”而只是心裡思念的時候,或許就有機會去了解 那個 形而上者 是如何的看待 凡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